原标题:有钱花有景看,生活不比城里差
——山东省滕州市大宗村美丽乡村建设实践
图为大宗村村貌。 有“鲁西南第一村”美誉的山东省滕州市张汪镇大宗村,近年在村党委带领下发展多业态集体经济产业,2017年以18.6亿元集体固定资产,入列全国百强村。 日前,记者走进大宗村,感受在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大宗村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成就。全国人大代表、村党委书记宗成乐告诉记者,全面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尤为突出,团结群众一起努力,不落下一人一户。让村民生活品质好起来,更要让村民精神世界丰富起来,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文明素质更为重要。 制造业升级健康产业 走进大宗村元宝枫树苗种植基地,工人在修剪管理树苗枝条。“待来年,长出元宝枫树叶,就可将其加工成保健茶,很好喝。”宗成乐告诉记者。 近年,迷上元宝枫叶的宗成乐,逢人便推介元宝枫保健品。他告诉记者,大宗集团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开发元宝枫保健产品已有多年,现已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元宝枫籽油、元宝枫茶、元宝枫挂面、元宝枫香皂等。 据了解,大宗村现有的2600亩耕地已满足不了元宝枫的种植需求,近年通过流转邻近村万亩土地,满足元宝枫产业种植需求,安置邻村劳动力1000余人,年创产值3000余万元。 枣庄市委宣传部新闻科长孙海峰告诉记者,大宗村是省级生态文明村,近年来村党委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元宝枫产业为依托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从食品、保健品向药品、化妆品延伸,将集团的支柱产业由制造业转变为健康产业。 据了解,大宗村以往产业结构资源型依赖偏重、市场竞争比较优势降低,企业成长速度减缓。 对此,去年以来,大宗村党委通过组织全体党员群众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乡村振兴论述,掀起二次创业高潮,加速调结构转方式,实施项目技改,加快新旧产能转换,提升产品附加值。2018年,大宗生物公司在原生产线基础上投入7000余万元,改造升级年产10万吨生产线,生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变性淀粉和麦芽糊精等生物制品,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推动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办好民生事留住“金凤凰” 随着近年国家惠农政策、民营经济扶持政策力度加大,大宗村煤电化工、生物制品、绿色能源、物流运输、房产金融、矿产建材、文化旅游、农产品深加工、国内外贸易等产业迎来新发展机遇,工农业总产值实现32亿元。 村集体有钱了,村党委思考如何加大反哺村庄力度,让村民过上现代化生活,共享改革发展硕果。 根据群众意愿,村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为村民建设960套小康楼和20多座别墅。街道实现亮绿美化,见缝插针栽树种草,绿化率达到40%以上。 通过完善基础建设,全村电视网络、无线网络、天然气、中央空调冷暖气等,均通过管线送入每家每户。在大宗村,村民用水、电、冷暖气等全部免费。村物业维修、治安队、环卫队、绿化队等,为村民提供全天候服务。 村民杜厚勤逢人便说:“有班上,有房住,有钱花,有景看,生活一点不比城里差。” 近年来,大宗村每年用于改善村民生活资金都不少于2000万元。 因培养出两名博士生,宗兆网获得村里奖励补贴10万元。为此,宗兆网在村里与村书记宗成乐同样受到人们尊敬。 宗兆网告诉记者,从孩子上大学,村里就开始发放奖学金,前后加起来,兄弟俩光领村里的奖学金就有16万元。大宗村奖学金规定,本村人考上本科,奖励8000至1万元;考上硕士奖励2万元;考上博士奖励5万元。 说到重视人才重视教育,宗成乐深有体会:新时代了,过去那种靠肩膀头子使力气吃饭行不通了。想干成事,就必须有人才、留住人才。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戏本好,还要靠人唱,没有人才,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 在大宗村,最好的建筑是学校。大宗村投入巨资建设的小学,辐射周边村庄,成为省级规范化学校。 村里规定,孩子上村办幼儿园全部免费,每月还补助50元生活费。 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大宗村共培养了320名本科生、40名硕士生、12名博士生。潜移默化,尊重知识、重视教育、尊重人才蔚成风气。 以孝治村促乡风文明 近年,每逢农历正月,大宗村均要举办以“传承美德、践行孝道、构建和谐”为主题的孝心文化节,祭祖、祈福、礼贤、敬老、爱幼、拜年等成为文化节固定仪式。仪式上,村民身着汉服,集体向孔子像行礼诵读国学经典,在孝德传家文化氛围感召下,潜移默化学习传统文化,村民们品味着别样年味。 镇党委委员王鑫告诉记者,大宗村是国家评选的“中华孝心第一村”,现有860户3500人。每逢“五一”、重阳节,村里都为70岁以上老人过节,买蛋糕,送新衣,老人们一起快乐吃宴席、看大戏。 82岁村民高向法说:“俺们村,老人住小康楼,看病有新农合,水、电、暖、气村里全免费,70岁每月还能领到200元,生活不光幸福,还很有面子。” 以孝道治村出名的大宗村,多年来声名远播海外。近年不断有港台及华侨客人慕名而来,考察大宗村的传统文化。 宗成乐说,我们是中华民族子孙,更应传承中国优秀孝道文化,大家都尽孝了,家庭才和美,村子才和谐。 把弘扬孝文化作为提升乡村文明的切入点。多年来大宗村党委积极倡导时代新风,以孝治村,促乡风文明。通过自办刊《山东大宗》、大宗电视台,广泛凝聚和谐正能量,推动传统文化进学校、进教材、进家庭,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传统文化空间,向村民进行孝心教育,宣讲《弟子规》,歌唱《孝老敬老歌》;举办孝心大讲堂,表彰奖励“好婆婆”“好媳妇”“好父亲”“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生态文明户”,敲锣打鼓将“好媳妇”喜报送到其娘家;每逢节假日,定期举办村民体育运动会、元宵节灯展和春节游艺大拜年活动,村民素质和精神文化品位不断提升。 文化设施建设上舍得投入,投资3000万元复建东汉年间的古汉庙,保护文化遗址,景点被列为省级文化保护单位。为纪念宋代抗金名将和大宗村先祖宗泽,村里投资1亿多元建设集村民休闲、娱乐、餐饮、会展、文化传播为一体的村办公园宗泽园。 据介绍,村里每年拿出100万元用于完善文化设施,开展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先后建成了文化广场、图书馆、职工活动中心,组建了老年体操队、青年文艺队、庄户剧团、舞龙舞狮队、锣鼓队和秧歌队。宗成乐说:“农村既要有物质硬实力,还要有文化软实力。”如今的大宗,每家每户的小院墙壁上都有类似“爱国之情大于天”这样的亲情标语,每家每户的客厅墙壁上都贴有“弟子规”的行为守则和静思语录,每年都要开展践行传统文化先进家庭评选表彰活动。 在村委会多功能会议室里,上百名村民刚刚观看过孝文化宣传纪录片,正交流着各自心得体会。 村民李丽说:“刚才这个电影里演的小姑娘,太不容易了,小小年纪就撑起一个家。我回家也要好好教育我的孩子,不过我首先要做个好榜样。今天我们还学习了《弟子规》,回家给婆婆背两遍!” 新时代、新起点、新作为,在党组织引领下,大宗村“乡村振兴”这盘大棋正沿着正确方向越走越顺、越走越稳,一个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已然焕发出光彩夺目的魅力。 记者叶晓宁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