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林西县,1986年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是我区31个国家级贫困旗县区之一。 从2014年第一次建档立卡识别贫困人口、2017年12月向赤峰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提交退出国家级贫困县的申请,到2018年7月25日顺利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林西县只用了短短4年多时间就啃下了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成为全区第一个实现“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 而在2017年初,林西县尚有1147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林西县是如何短平快地打赢脱贫攻坚之战,成为全区第一个实现“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的? 贫者有其业——产业铺就致富路 吕忠申是林西县新城子镇七合堂村村民,2010年,老伴脑出血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让老两口欠下了外债。2014年,他家被村里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驻村工作队依托村里种植果树的传统,鼓励吕忠申发展果树种植。老吕试着种了3亩果树。4年多时间里,老吕种植果树的年收入达到两万多元,吕忠申主动申请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吕忠申没有就此满足,还清了外债还建起了暖棚,种植美国红提,果树面积也发展到了15亩。在他的带动下,全村的暖棚数量已由最初的两个发展到现在的50个,全村果树面积达7300亩。 “这几年,国家有这么多好政策,驻村工作队还帮我找到了好产业,我更得好好干。”吕忠申说,他还得继续奋斗,凭着自己的双手多干点,让家里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产业增收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 近年来,林西县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优势作用,大力实施“1+4+5”产业扶贫、“菜单式”扶贫模式,形成甜菜、中药材、经济林、生猪、蛋鸡5大脱贫主导产业,进一步激活全县的资源优势,激发农村生产力,带动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依托一个龙头企业或重点项目,贫困户可获得生产性、财产性、劳务性和资产性等4个方面收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造血功能,让产业扶贫扶到点儿上、扶到根儿上,让贫困群众走上致富快车道。 目前林西县8687户贫困户、16573口人靠着脱贫项目实现了稳定脱贫。 贫者安其居——稳得住能致富 如今的林西县五十家子镇东边墙村扶贫移民新村房舍亮丽、道路平坦、环境整洁,“易地搬迁+光伏产业”扶贫模式不仅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还让村民坐在炕头上就有收入。 “村里每4户用一个配电箱,每户每天发多少电、收入多少钱通过电表上的数字就可算出来。靠发电就能有收入,这可是大伙儿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事。”村会计兼光伏发电技术员孙建伟说,“现在党的政策好,让村民住上了舒适的房子,房顶上还有太阳能发电,一年收入就有3000多元。” 东边墙村扶贫移民新村的村民能过上好日子,全靠五十家子镇大力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结合当地自然条件,该镇将搬迁安置与发展产业相结合,将26户贫困户、86人以“拔萝卜”的方式迁出,建设东边墙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同时建设光伏发电工程,进行集中安置、集中管理、集中扶贫、集体脱贫。 对于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地区,易地扶贫搬迁是对贫困的釜底抽薪之举。2017年4月,我区对5万贫困人口进行易地扶贫搬迁。林西县有60%的贫困人口需要易地搬迁。为避免搬迁贫困户因缺少致富产业导致“住进新房依然受穷”的尴尬局面,林西县结合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及迁入区的地域资源现状,突出规划先行、产业前置、群众首肯,将易地搬迁与产业发展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实现搬迁人口产业发展全覆盖。通过推行“易地搬迁+光伏”“易地搬迁+设施农业”“易地搬迁+产业园区”“易地搬迁+养殖”“易地搬迁+旅游”等模式,发展光伏扶贫产业30处、设施农业11处、养殖产业6处、乡村旅游4处。采取整村搬迁、“拔萝卜”式安置等方式,让百姓自主选择向产业园区集中、向中心城区和镇区集聚,实现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林西县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小黑屋治理整顿工作,将一般群众的“小黑屋”也列入整治范围。全县各乡镇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出不同程度的“小黑屋”户,全面细致讲明“小黑屋”整治政策,通过村民自主改造和施工队施工相结合的方式施工改造农村的“小黑屋”。施工改造后的“小黑屋”室内干净整洁,明亮舒适,洁白如新,户主们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小黑屋”变“白”了,群众的满意度提高了。 “输血”亦“造血”——“授人以渔”有实效 “感谢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在这里我学到了一技之长,让我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去年3个月时间我就接了4个单了,赚了12000多元。”提起林西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建档立卡贫困户赵玉杰充满感激。 今年50岁的赵玉杰,丈夫患帕金森综合征常年卧病在床,两个孩子正在读书,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了赵玉杰身上,由于没有一技之长,赵玉杰几次找工作都碰了壁,只能靠打零工和拾荒维持生计。 实现就业是贫困人口永久脱贫的重要手段。2017年,北京市丰台区出资400万元援建了林西县贫困人口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成立北京市丰台区赤峰市林西县扶贫协作劳务实训基地。2018年5月10日,林西县贫困人口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正式揭牌,为全县4840名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提供就业创业培训。赵玉杰作为其中一员,参加了衡惠无忧职业技能培训班。当年6月17日,刚领到育婴师证的赵玉杰就接了一个月薪6800元的大单,突如其来的喜事让赵玉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和赵玉杰一样,徐海霞等200多人也都通过贫困人口就业培训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梦想。 如今,3930平方米的林西县贫困人口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解决了林西及周边地区贫困劳动力就业、求职没有专业场所的难题。北京等地培训资源和专业创业团队还进驻中心,帮助缓解林西县内培训师资不足和创业能力不强问题。目前,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预计能提供稳定就业岗位800个以上,每年实施技能培训1000人以上,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各种就业创业服务10000人次以上。 让贫者有其业,让贫者有其技,让贫者住好房。林西县集中各方力量,打实综合治贫的“组合拳”,让每个贫困户都享受到扶贫红利。如今的林西县,产业兴了、家园美了、百姓富了……整个县域欣欣向荣,百姓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摘帽’不是最终目标,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我们还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对设施农业、甜菜、中草药、蛋鸡、生猪、野果等富民产业提供更优惠的政策扶持,推动富民产业进一步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林西县扶贫办主任赵光明说。
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下一步林西县将继续推行“四级联动”帮扶制度,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紧密结合,注重培养脱贫人口发展生产和经商技能,激发脱贫人口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力争让全县各族群众一道早日迈入小康社会。(记者白喜辉 李文明 徐永升 张慧玲) (责编:冬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