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五河讯 近日,走进蚌埠五河东刘集镇乔集村,连片的艾草长势旺盛,微风拂过,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清香。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进行首茬收割,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片“绿海”不仅是当地生态农业的亮丽名片,更成为撬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金钥匙”。
艾草具有“当年种、当年收、一年种、多年收”的优势,市场前景好。艾草生长能力强,对于种植环境没有过高要求,管理粗放,不需要精耕,且一年多季,是名副其实的“懒庄稼”。在镇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乔集村积极探索“边角经济”,将村内闲置和低效的土地进行流转,集中连片发展艾草规模化种植。乔集村还依托企业发展订单农业,与企业签订艾草产业种植订购合同,实行订单化种植,合作企业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保底收购,对晒干的干草以每斤0.9元的价格进行回收,精准产销对接,助推艾草产业提质增效。同时,带动周边60余名村民参与种植、管护、采收等环节,实现家门口就业。“我从整地、种植到田间管理,再到艾草收割,都在村里打零工,每天能赚80元,既不累赘又能为家里增加收入。”村民王素梅高兴地说。
“目前,村里种植艾草150余亩,第一茬艾草收割完之后,我们就马上施肥,大概过50天就可以收割第二茬,一年总共可以收割三茬,总体一年每亩地收入在1000元以上”,乔集村党委书记卢根介绍。艾草产业不仅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更以生态效益扮靓了乡村人居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颜值”双提升,昔日闲置的边角地块如今化作村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绘就了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生动图景。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如今,乔集村的艾草田已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正书写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新篇章。今后,东刘集镇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立足全镇农业产业实际,通过政策扶持,不断扩大规模,努力将艾草产业打造成群众增收的稳定增长点,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产业富民的乡村振兴之路。(文章来源:安徽省五河县东刘集镇 施旖旎)
(编辑:晓东 责编:徐声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