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40年改革潮涌,40年沧桑巨变。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以来,经过40年高歌猛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蹄疾步稳的发展,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走出了与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迈进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从未停歇。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神州大地继续谱写着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东方篇章。 今日起,本报开设《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专栏,生动讲述改革开放浪潮中人们的生活变迁和奋斗故事,深刻揭示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积极探寻各地各部门在新时代改革再出发的不竭活力和十足干劲。 “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38载沧桑巨变,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建设成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和创新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创造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奇迹。 “深圳奇迹”,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最好见证。 “深圳”,历史上是一个充满着农业文化色彩的名字。“圳”是客家方言“田间水沟”之意。据清代《新安县志》记载,深圳河每逢下雨便涨起大水,常有人“不知深浅,动遭淹溺”。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如今的深圳河蜿蜒穿过繁华市区,深圳特区一名就来源于此。 “深圳不仅是中国的深圳,更是世界的深圳。”深圳的成功实践证明:中国的发展经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深圳奇迹”:改革开放沧桑巨变的鲜活代表 5月的南国,凤凰木花开,三角梅怒放。位于深圳中轴线上的莲花山公园草木郁郁葱葱,邓小平健步前行的铜像矗立在山顶广场。不远处,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底种下的一棵高山榕树枝繁叶茂。 改革和开放是深圳城市的根和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同志为代表的改革先行者向中央打报告要求“第一个吃螃蟹”,提出了创办对外加工贸易区的设想建议;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创造性地提出建立特区。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暂行条例》,批准设置深圳经济特区。 深圳的每一天都是新的,资金、技术、人才飞速聚集;深圳的每一天都在上演鲜活的深圳故事,汇聚成令世界感叹的“深圳奇迹”。 前海,曾经只是一片海。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前海视察时强调,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大胆地往前走。 几年来,前海的变化“一年一个样”,经济总量迈上千亿能级,世界500强企业、内地上市公司共在此投资设立企业上千家。截至今年3月,累计注册企业从2012年的5215家,增长至16.86万家。前海还成立了深港青年梦工场,孵化创业团队304个,年轻人在这里迸发出创新创业激情。 推进前海蛇口自贸区建设和前海开发开放,成为新时期中央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里承担着自由贸易试验、粤港澳合作、创新驱动等15个国家战略定位,成为“特区中的特区”,正成为带动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强劲引擎。 站在深圳南山区高科技园区内28层的办公室里,法国人洛朗·勒庞由衷地感叹,深圳特区是一个“中国式的奇迹”。而在十几年前,当他第一次来到深圳时,他向朋友解释“那是一个离香港很近的城市”。 深圳罗湖区南湖街道的渔民村,是一个与香港隔海相望的小村庄。80岁的村民吴锦清告诉记者,他一生中搬过几次家:从不到4平方米的船舱到 岸边的水草寮棚、土墙瓦房、全村统一建起的小楼,直到城中村改造后搬进现代化高层住宅——只有0.25平方公里的小小渔民村是改革开放40年的一个缩影。 渔民村是深圳叙事的起点,吴锦清老人搬家的背后,是第一个经济特区建立、第一批村办股份制企业诞生、第一批城中村改造启动……如今,渔民村每户家庭年收入约70万元,集体经济年收入约1000万元。 深圳,曾经创造了“三天盖一层楼”的发展速度,创造了世界上城市崛起的奇迹。“深圳速度”是改革开放中国建设发展的象征,是一个时代快速发展的符号。如今,深圳以“平均一天46件发明专利”的发展率先实现创新驱动,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模板。 这是世界罕见的“城市成长史”:1979年,深圳GDP仅1.97亿元,经过30多年发展,2017年深圳GDP达到2.24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3%。由一个小渔村成长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 这是世界罕见的“城市进化史”:38年前,深圳人口仅33万,只有几条像样的马路,最高楼只有3层。今天,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道路里程超过6000公里,100米以上摩天大楼近1000栋,100%城市化,拥有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港和亚洲最大陆路口岸。 这是世界罕见的“企业生长史”:从“零”开始,38年间深圳诞生了华为、招商、平安、腾讯、万科、正威、恒大7家世界500强企业,吸引2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前来投资。 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表示,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政策不动摇,“深圳奇迹”有力地证明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伟大而正确的抉择。深圳经济特区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生动缩影,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这一伟大飞跃的生动缩影,充分证明了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证明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充分证明了党中央关于兴办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充分证明了人民是改革的主体。 “深圳基因”:勇立潮头的特区精神的生动诠释 “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英国《经济学人》这样评价。 2018年,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节点上,深圳引发世界更大的关注:前海开发开放、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排名第6、5G时代来临、全球单体面积最大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如雨后春笋破土拔节,世界似乎能够听到深圳成长的声音。 “深圳奇迹”的不竭动力是什么? 改革开放40年,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充分显示了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 抚今追昔,深圳经济特区走过了38年敢为人先、波澜壮阔的宏伟历程,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 “这是一座最富有改革开放创新基因的城市。”王伟中说,回顾特区建设发展的各个时期,在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前,特区人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个打破过去平均主义“大锅饭”工资制度,敲响了土地拍卖“第一槌”、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建立了第一个出口工业区……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深圳因而变成今天的深圳。 在蛇口的改革开放博物馆,沿着一条“时光隧道”,我们再次感受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炮——蛇口轰然响起的填海建港开山炮声;再次体会“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作为“冲破思想禁锢的第一声春雷”的震撼;再次感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和“敢为天下先”等改革开放最具影响的时代强音。 市场化是深圳经济体制改革的永恒信条,是深圳始终充满活力的奥秘所在。特区人率先冲破计划经济束缚,开展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劳动、知识、技术、资本等多个领域率先破冰,创造了1000多项“全国第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改革开放没有坦途,在38年的发展道路上,深圳也曾被嘲讽“特区不特、风光不再”,也曾被人担忧“将被抛弃”。面对“唱衰”之音,应对土地、能源、环境、人口的压力,靠“三来一补”发家的深圳果敢“断腕”;面对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以贴牌代工起步的深圳毅然“变脸”;面对“文化沙漠”的嘲讽,深圳偏将文化作为自己的城市标识…… 从“深圳速度”到创新引领的“深圳效益”“深圳质量”“深圳标准”。近年来,深圳坚持市场导向,围绕“缺什么补什么,哪儿不行就改哪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出台营商环境改革“20条”。深圳,已成为全球当之无愧的科技之都、设计之都、创新之都。全面引才成效显著,“孔雀”纷纷投深。 特别是这一年多时间,深圳坚持创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高新技术能成为发展的支柱,自主创新能增强核心竞争力,文化在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勃发生命力。 要么创新,要么淘汰。这样的危机意识让深圳的企业不断奋进。华为、腾讯、传音、大疆……一系列深圳原创品牌在全球越来越响亮。 在深圳华为公司的全球布点图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亮起灯光。华为,这家正处而立之年的深圳企业不仅跻身世界500强,还吸引197家世界500强企业前来合作,年收入60%以上来自海外市场。但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却从未松劲,时时提醒:“华为,要警惕中年危机。” 深圳未来:舍我其谁的信念、勇当尖兵的决心 如今,深圳市委大院门前,拓荒牛雕像依然矗立,第一代深圳特区建设者拼搏进取的精神依然在深圳燃烧。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全国各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你追我赶、形势逼人。新形势下,经济特区如何继续“特”下去?如何继续引领改革开放大潮,如何继续做到一马当先、走在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赋予了经济特区“改革开放重要窗口、试验平台、开拓者、实干家”新的战略定位,强调“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出水平”“经济特区要坚定舍我其谁的信念、勇当尖兵的决心”。 “我们清醒看到深圳改革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短板:实体经济发展压力较大,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城市管理治理短板仍然存在。比如,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够强,部分领域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是买不来、化缘不来的。”王伟中表示。 建市之初的深圳,全市大学、科研院所数量都是“零”,科技资源“一穷二白”。经过30多年不懈努力,如今的深圳已经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创新绿洲”。 2017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4.13%,接近全球最高的韩国、以色列水平;PCT国际专利2.04万件,占全国的43.1%,连续14年居全国城市第一位;拥有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达168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2万家,各类人才总量超过51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2.9%;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2.8%。 “原始创新这件事越早做越好,而且要耐得住性子、舍得投入,今天投入明天就见成效是不现实的,特别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需要持续投入。补齐这个短板,还得靠改革,改不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体制、科研评审制度和人才制度等。”王伟中告诉记者。 面对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度推出人才政策,竞争异常激烈的局面,深圳制定实施“英鹏计划”“孔雀计划”,重新优化重构了人才政策,以全球视野面向全球招才引智。同时,在创新生态上下功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鹏程万里再出发,深圳的改革开放将释放出巨大的超级能量,也给创新创业者带来信心。 “由于新药、原研药开发周期较长,一般需要七八年以上才能有成果,起步阶段困难重重,但深圳的创业环境和扶持政策,帮助我们渡过了难关。我们不仅获得了起步的种子资金,还有了大力度的税收减免。如今,我们已建立深圳市肿瘤个性化诊疗技术工程实验室和龙华区肿瘤个性化诊疗重点实验室,拥有一批抗肿瘤新药研发的关键技术。”坤健创新药物研究院的技术总监张存龙告诉记者。 技术达人李剑,在丹麦哥本哈根拿到博士学位,后来就回国进入碳云智能工作。碳云智能,已经是我国生命健康产业领域的“独角兽”创业企业。李剑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这个城市的人是有奋斗精神的人,这个城市是值得追随的。现在还在高速发展期,我希望能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相信再过5至10年会有更大的变化。”深圳读书会创始人汪洋告诉记者。 “深圳改革开放时我才14岁,改革开放非常了不起。我30多年来做过的实业很多,成功的可能只有三分之一,我们这里有一群‘不安分’的人,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敢闯敢干,不服输。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企业已经走上了快车道。”深圳银星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叶伟雄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人,30多年的创业令他自豪,如今的银星集团已由下一代受到国际化教育的年轻人接手,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深圳强大的吸引力在于有完整的创新生态环境。”深圳市政府党组成员、前海深港合作区管理局局长杜鹏说,下一步改革开放将释放更大的动能。 从种田到种房子再到种高科技产品,深圳市龙岗区南岭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深圳市南岭股份合作公司董事长张育彪已经谋划好了未来,他看好生物科技,今年要做一个孵化加速器园区,为40家相关企业提供天使投资。“肯定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但首先要行动起来。”张育彪表示。 “不能躺在历史功劳簿上睡大觉,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为盛名所累;增强忧患意识,不为赞歌所惑;始终艰苦奋斗,不为安逸所困;强化开拓创新,不为经验所束;敢于攻坚克难,不为困难所惧。”王伟中强调,深圳将继续发扬老一辈特区人拓荒牛精神。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深圳将改革进行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