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找到了一种新的菌酶协同发酵方案,白酒糟发酵后的蛋白质含量提升20%。”7月25日,拿到最新实验数据后,铁骑力士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总监周建川兴奋地向团队分享好消息。 2021年起,铁骑力士参与实施两个“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开始与时间赛跑。早日攻关成功,就能早日实现饲用豆粕减量替代,用最少的粮食产最多的肉蛋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 在政策支持下,像铁骑力士这样的民营企业,正在科技创新中崭露头角。 企业如何唱主角? 既发挥所长,又协同作战 “最新一批白酒糟发酵情况如何?”“营养成分评价结果出来了吗?”……7月24日,刚从安徽出差回来,周建川就一头扎进研发中心,询问实验进展。 在铁骑力士成都双流研发中心,科研人员正在开展一项重大科技攻关——利用微生物菌种,把白酒糟中的纤维素转化为蛋白质,用在饲料中,替代一部分豆粕。 难点在于筛选菌种。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数以百万计,如何才能找到优势菌种?为此,科研团队已尝试过上百种方案。周建川说:“四川白酒糟产量很大,如果能‘无中生有’,将纤维素转化为蛋白质,意义重大。” 周建川所说的“意义重大”关乎国家粮食安全。我国是全球第一大大豆进口国,2023年进口大豆达9941万吨,比上年增长11.4%,占全部粮食进口量的六成以上。大豆榨油后的副产品豆粕是重要的饲料蛋白来源,随着国内肉蛋奶消费增加,大豆需求持续走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减豆”刻不容缓。 2021年,大北农、新希望、铁骑力士等10家单位组队,合力揭榜“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蛋白饲料生物工程制造前沿技术及新产品创制”。简单来说,该项目将利用微生物等多种手段,创制出豆粕的替代蛋白。与此同时,铁骑力士还参与了另一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非粮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希望让原本未被开发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粮食类饲料资源,比如花椒叶、蔬菜渣、火锅渣等,进入饲料配方体系,实现豆粕减量替代。 由政府搭台,建立联合攻关机制,相当于组建了一个“国家队”,把行业内最顶尖的技术力量汇聚在一起,合力办大事。 铁骑力士在其中发挥所长。该公司拥有深厚的饲料研发基础,此前已对棉粕、花生粕、菜粕等多种杂粮杂粕进行营养价值评价,形成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并在养殖环节推行了豆粕减量技术。此外,公司还建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冯光德实验室,并成立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与知名农业科研院校长期合作,可以很好地链接各方资源,合力攻关。 “既发挥所长,各单位又协同作战。”周建川介绍,“国家队”成立了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创新联盟,不仅能与其他单位开展技术交流,还在生物发酵的工作方法思路上、菌种筛选的方向上,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谯仕彦等专家的长期指导,解决了关键性技术难题。“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参与国家重大技术攻关,最大的收获是科研能力的提升。” 为何让企业唱主角? 让科技创新离需求更近、离产业更近 取得实验室成果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迈向产业化。这也是让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的深意所在。 “企业更贴近市场,也更懂行业的需求和痛点。”周建川举例,早在2022年,豆粕市场行情就一路飙升,从3500元/吨飙升到5100元/吨,企业有更紧迫的科研需求和动力,每年都保持充足的研发投入。 企业也有产业化的优势。铁骑力士在全国多地建有30余个现代化生猪繁育养殖基地和17个蛋鸡养殖基地。依托这些生猪、蛋鸡养殖基地,铁骑力士在全国布局了10个生物发酵饲料工厂。“我们在加大科研力度的同时,同步推进应用。”周建川说,协同研发,也可以让其他科研单位在公司的养殖基地进行成果转化。 目前,铁骑力士已开发应用非粮资源新型生物饲料32个,在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上初见成效。今年上半年,猪全程配方豆粕平均用量5.3%,较2021年前降低10.2个百分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让铁骑力士更加充满信心和期待。“国家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信号很鲜明。下一步,我们要围绕饲用豆粕减量替代持续攻关,同时积极申报其他重大科技项目,展现更多民企担当。”周建川表示。
铁骑力士的创新故事不是个例。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四川积极推动民营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2023年度,支持企业牵头承担的科技项目1300余项、资金7.27亿元;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科技创新项目资金3940万元,支持12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来源:四川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