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语数英提分攻略
离高考不足两周了,名副其实的“最后冲刺”阶段。最后几天,如何张弛有度、舒缓平稳地复习、度过?羊城晚报记者邀请了省实、执信、广附的名师,为考生传授语数英三科的备考技巧和临考经验。祝每位考生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考上自己的心水高校。 语文 作文命题或巧妙体现爱国主题 广州市执信中学语文科科组长 曾湖仙 曾老师分析,今年高考题一般会沿用2018年的试卷类型,“学生各类题型练习多了,就不会有陌生感。”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几个题目的新意。比如非连文本的问答题,“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不全是信息提取,要有自己的分析认知。 近四五年的语用主观题的类型也要关注,传统文化中的对联常识、革命文学里的主人公及事迹、文段中句子逻辑关系的梳理、一件事情表达的要点和顺序等等,都可以有所准备。 作文方面,高考第一天恰逢有爱国纪念意义的端午节,今年又是五四、建国逢十的周年纪念日,命题人不会不关注,考生认真审题至为重要。2卷的传统材料型作文同样不能忽视。 最后阶段:回归高考题 近年来的题目要回头看,特别是2018年的题目,要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考试说明和试题分析,看试题后边的解读,分析答案的构成,参考其怎么给答案,分几个部分,从答案倒推答题思路、归纳答题技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做过的质量上乘的模拟题也可以回头看,找到失分点,印象深了有唤醒作用。 做一些不同类型作文的审题训练,包括漫画材料、寓言材料。 还可找时间做两三篇不少于800字作文的训练。可以尝试修改或重写两三篇写过的不同类型作文,做升格训练。 临场Tips 作文最好不要少于60分钟,审题要仔细,读懂材料,看清任务要求,在草稿纸上草拟简单提纲,看提纲是否体现了各个任务点:写作身份是谁,阅读对象是谁,写作内容是什么,表现怎样的主旨,等等。最后按要求行文,分数肯定不会低。 数学 概率与统计仍是创新题考点 广大附中高三理科数学备课组长 韩智明 韩老师分析,今年数学高考命题方向和趋势为:重视数学能力与核心素养;强调实际应用,突出时代特征;弘扬传统文化和数学文化。加强概率统计等应用性问题考查,强调数学建模和数据处理能力,以相关数学知识为载体,强化运算求解与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强调试题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 他认为,2019年高考三角函数和数列知识仍将作为解答题第17题轮流进行考查,文科和理科考查点略有不同,预计2019年理科数学解答题17题考查内容和文科在去年的基础上进行互换。 从前几年高考对立体几何的考查中发现,特别是几何证明选讲删减以后,立体几何小题创新性和应用性体现较好,渗透对平面几何知识的考查,难度加大,预计这种渗透会影响到立体几何大题。 概率与统计仍然以较新的题型出现,是创新题的重要出题考点,预计2019年概率与统计继续保持较新的题型去考查概率统计相关知识,其在试卷中的领航地位可能还会提升。 解析几何将继续主要以椭圆、抛物线为背景的探索性试题为主,往往与圆结合命制试题,尤其是文科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与传统试题相比变化不大,重在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经常与零点问题、不等式结合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 结合几乎大多数考生考试只选参数方程和极坐标试题的现象,预计今年该选考题难度有加大的趋势,重点考查对几种方程本质的理解,有望加强与三角函数知识的联系,估计不会局限于仅化为普通方程即可解决的层面。 最后阶段:抓题才是硬道理 检索自己的知识系统,紧抓薄弱点;锁定重中之重,掌握最重要的知识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抓思维易错点,注重典型题型,有意识地记住常见常考的二级结论。 浏览以前做过的习题、试卷,回忆自己学习相关知识的历程,做好“再”纠错工作。 不做难题、偏题、怪题,保持情绪稳定。 临场Tips 考试时要做到:选择题“不择手段”,填空题“精准打击”,基础解答题“步步为营”,压轴解答题“一吐为快” 选择题的解法可归纳为应用概念法、由因导果法、执果索因法、代入检验法、特殊元素法、筛选排除法、图像解析法、待定系数法、分类讨论法、探索规律法。 在解填空题时要做到:快——运算要快,力戒小题大做;稳——变形要稳,不可操之过急;全——答案要全,力避残缺不齐;活——解题要活,不要生搬硬套;细——审题要细,不能粗心大意。 基础解答题一般集中在17、18、19和选考题,时间目标控制在45分钟,得分目标45分以上,力争做到:题型把握、计算准确、答题规范。 压轴解答题一般集中在后两题或最后一题(注意不是选考题),规范自信解出第一问,对第二问在尽自己所能的前提下把所涉及的知识点“一吐为快”,击中得分点。 英语 最后阶段做好四件事 广东实验中学高三英语备课组长 莫影春 莫老师介绍,综合考试大纲说明和近几年的试题,可以发现以下特点: 一是重视对语篇能力的考查,所有的题型都以篇章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学生解构篇章和建构篇章的能力,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理清篇章的脉络、掌握语篇串联的方式,在语篇(语境)中解读文本信息。 二是所选择的篇章材料和命题设计尽可能体现出语言、文化与思维的融合,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素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三是侧重考查英语学科知识的基础性和应用性,重点考查学生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整体上,今年的试题也会延续考查学生的知识(包括英语语言知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甚至包括常识)、能力(包括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信息归纳和整合能力、推理判断能力等等)和英语思维。基于此,试题对考生的知识和素养的要求比较高。 最后阶段:浏览错题集 适量做套题 莫老师提醒,在备考的最后阶段,考生应该强化语言材料(包括单词、短语、句型)的记忆,浏览语法知识,避免知识“回生”;浏览错题集,避免重犯以前的错误;强化和完善各种题型的做题套路(包括做题步骤、思考角度、需要注意的方面等)的灵活运用;适量做套题(比如每两天做一份套卷),保持手感。做题时,时间分配、做题顺序、做题策略等严格按照高考标准。 临场Tips 经过全面、扎实的复习,考生要对自己有信心,尽可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在考场上把握好恰当的做题节奏,保持严谨的思维和做题习惯,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文/羊城晚报记者 蒋隽
责编:冬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