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探索教学信息化 人工智能走进广州课堂
2016年、2017年引起全社会热议的事件之一是围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战胜人类顶级棋手,预示着工业化时代以来建立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人类学习将面临的挑战。在去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育信息化完成了初步应用整合的背景下,5月30日,广东计算计用户协会成立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发挥桥梁作用,服务教育信息化。实际上,广州一些学校也在进行信息化教育探索,比如建立智慧化学习空间,通过网络超市选课,建立智慧共享图书馆,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上作文课等等。 知识共享信息互通等方面还需提升 今年4月,2019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会上透露,目前全国54%的区县、46%的地市和22%的省份建有教育城域网,中小学(除教学点外)已有97.6%的学校接入互联网;其中,出口带宽100M以上的学校占55.4%,已有57%的学校建有无线校园网络,学校网络覆盖比率和品质全面提升。通过“全面改薄”项目的实施,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快速改善,已有93.2%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数量达到344万间,占普通教室比例达到90.6%,其中73.2%的学校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 近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信息化领域专家张杰夫在广州智慧教育学术研讨会上指出,教育信息化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设备基础条件,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合将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开启社会教育的新征程”。 但在教与学的交流上、知识体系共享上、各应用模块的信息数据互通上、不同教育领域的个性化场景服务上还存在提升空间。 学校实践 1.人工智能重构学习空间 人工智能时代,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学习随时发生。东风东小学彭娅校长介绍,学校利用信息技术将有形的物理空间和无形的虚拟空间进行了深度融合,扩大学生共享的学习空间,使得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一方面,学校建立个性化智慧学习空间、开展网络学习。老师通过创设面向真实生活的大问题情境,开启整节课的学习;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研究,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发展整体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三年级陈同学发现创客课上桌面物品较多,不利于操作设计,便设计了带有收纳显示屏和摄像头的课桌,目前学校创客课已在试用。 另一方面,突破学校的空间边界。如在网络课程超市中,由学生自主选课,部分课程不到十秒钟就报名满额。在与广州市几十个图书馆互联的智慧共享图书馆中,借助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自助借还等AI技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积极借阅的热情;还根据学生的借阅情况,生成动态的阅读轨迹,智能推送书单。同时,学生利用寒暑假、周末等课余时间,到高校科学实验室院士基地、高新科技企业的参观体验,将学校内、学校外、互联网三者有机融合,从而更适应未来学习的教育生态。 2.运用大数据上作文课 在教育信息化推广中,广州花都区于2018年3月正式启动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网、端”合一的智慧课堂项目,通过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及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将课堂延展为课前、课中、课后和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混合式学习,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 落实到具体实践中,花都区圆玄中学、新雅小学等8所学校应用了智慧课堂,课堂互动累计达到12000余次;秀全中学、邝维煜纪念中学等8所学校应用了大数据个性化教学评测系统,累计覆盖3520班次,教师累计阅卷近100万份。 近日,在“智萃教育·慧创未来”智慧教育大型交流研讨活动上,通过现场展示、课堂观摩、专家指导、经验分享等形式,搭建了教育专家、业务主管领导、校长、教师以及教育信息化工作者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在观摩课上,新雅小学语文教师李静演绎了生动的《我做了一项小实验》的作文指导课。李静老师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启发学生学习、观察和操作色彩爆发实验,帮助学生搭建写作框架和灵活使用修辞手法,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灵感和热情,同时产生了良好的互动效果。
在作文指导课上,学生观察实验步骤后,在平板上答题,对知识点进行回溯巩固。李静老师通过大数据实时了解到学生的答题进展,并在所有同学完成作答后,马上反馈全班同学的答题分析情况。这既节约了评阅时间,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新快报记者 陈思陶 责编: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