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莲花寺  怀远县  龙扬镇  鏉忔灄闀

安徽舒城:党建引领同心“连”治理 描绘基层治理新“枫”景

2025-07-09 10:59  发布:中乡网  中乡网
南开学子彭州行:探寻古典诗词的当代生命力
南开大学学生赴彭州调研古典诗词创作发展现状
        2025年7月7日,彭州市下柳河畔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对话。南开大学文学院2023级学生张露艳、韩梦曈、段佳宇、吴一诺四人,在彭州市作家协会的协助下,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关于古典诗词创作发展现状的田野调查。这场跨越高校与地方的文化碰撞,不仅展现了古典诗词在当代的深厚土壤,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多方联动,共话诗词传承
 
        活动当天,彭州市作家协会主席王方强组织12位当地古典诗词研究专家与学子们展开深入交流。通过座谈会、专题访谈、资料共享等形式,专家们系统梳理了古典诗词与彭州地域文化的紧密联系。从古蜀文明到宗教文化,从牡丹之乡到陶瓷茶韵,诗词作为载体,记录着彭州的历史变迁与文化基因。为帮助学子们直观感受,协会还精心整理了历代文人咏彭名篇及近三十年本土创作的优秀作品,展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交融。
 
历史与当代的双重镜鉴
 
        彭州籍诗词名家郭定乾、高光俊以大量史料为例,为学子们勾勒出一条清晰的“诗词走廊”。从王勃《九陇津》的唐代遗韵,到杜甫、陆游、范成大等名家笔下的彭州风物,再到当代爱好者创作的“立体山水彭派之城”新篇,诗词始终是这片土地的文脉密码。两位专家特别指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背景下,彭州民间诗词创作呈现“群体年轻化、题材生活化、传播网络化”的新趋势,这一现象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了参考样本。
 
高校视角下的田野收获
 
       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研究的重镇,南开大学学子们对彭州民间诗词的蓬勃生态深感震撼。张露艳表示:“地方爱好者们对格律的严谨态度、对现实题材的敏锐捕捉,颠覆了我们对‘业余创作’的认知。”团队特别关注到,一个县级市能形成涵盖老中青三代的创作群体,并自发建立定期雅集、刊物出版等机制,这种文化自觉值得学术研究深入挖掘。韩梦瞳补充道:“诗词在这里不是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活在茶馆讨论、微信交流中的日常,这种生命力正是我们理论研究中缺失的一环。”
 
双向启迪:从田野回到书斋
 
        此次调研实现了高校学术资源与地方文化实践的良性互动。彭州市作协副秘书长高光俊认为,学生们的专业提问促使本地创作者重新审视自身价值:“他们关注我们如何平衡守正与创新,这恰恰是基层创作者需要突破的命题。”市作协计划以此为契机,推动“古典诗词进校园”项目,构建更系统的传承体系。而南开团队则计划将彭州案例纳入课程研究,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结合的路径。
 
        活动尾声,彭州市作协向学子们赠送了《彭州文学》等刊物,其中收录的《湔江秋咏》《龙门山新十景》等作品,将成为学生们研究当代诗词创作的重要素材。正如王方强主席所言:“当青春视角遇见地方文脉,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诗词的过去,更是它走向未来的无限可能。”(文章来源:四川省彭州市丁穆松 )
 
 
(编辑:晓东  责编:声辉)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