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龙扬镇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莲花寺

探索牦牛养殖新模式带着村民增收——记勇于探索的徐华普

2019-02-21 16:48 来源:四川日报

  【人物名片】

  徐华普,阿坝州小金县新桥乡新桥农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为解决牦牛因大雪饿死问题,他用9年时间研究出“4218”牦牛标准化养殖模式,带动村民脱贫增收。

  【先锋事迹】

  (周琳 记者 徐中成)2月18日,徐华普和员工们正忙着收购请村民代养的牦牛。“收购回来再进行为期90天的标准化饲养,就可以出栏销售。从2月12日到现在,已收购了98头牦牛。”徐华普说。

  徐华普家住半农半牧的阿坝州小金县新桥乡水坪村。由于父母身体不好,他16岁就开始承担起种地、放牧的农活。让徐华普记忆犹新的是,2006年一场大雪,饿死了自家的20多头牦牛。“正是这场大雪,让我有了圈养牦牛的想法。”


现在徐华普专门致力于牦牛标准化养殖

  牦牛被饿死,是因为雪太厚,吃不到雪下面的草料。如何让牦牛养殖不受制于天气?徐华普苦苦思索,突然想到村里每年都有大量玉米、豌豆、青稞等秸秆作为废弃物待处理,“用秸秆来圈养牦牛,说不定能成。”

  说干就干。2007年,徐华普修了牛圈,圈养了40头牦牛。但让他没想到的是,看到秸秆,牦牛根本不“开口”,“病的病死、饿的饿死,最后只剩下5头还活着。”连续5年试验圈养牦牛,让徐华普亏损120余万元,还欠下100多万元债务。

  失败并没有让徐华普低头认输。牦牛不“开口”,是否是“不合口味”?2013年,徐华普在草料中加入牦牛在草场会吃到的龙胆草、车前草、羌活等中草药,果然牦牛“开口”吃食了。当年,通过圈养牦牛,徐华普赚得17万元。

  有了圈养成功经验,徐华普成立了小金县华兴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在2015年与西南民族大学的专家一道成功探索出“4218”牦牛标准化养殖模式——将在牧区天然草场放牧生长到4岁左右、体重达200公斤左右的牦牛,转移到农区进行100天左右的饲养,体重增加80公斤左右后出栏销售。

  2016年,徐华普又成立以牦牛标准化养殖为主的小金县新桥农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全乡7个村积极投钱参与,每个村每年年底都有保底分红。”此外,徐华普还探索出代养和寄养牦牛模式为村民增收。据统计,当年通过劳务用工、饲草料种植、代牧、代养、寄养等方式,徐华普为全乡600余户(其中贫困户215户)带来户均1206元的经济增收,第二年公司扩大规模为全乡753户(其中贫困户231户)带来户均1860元的经济增收。

  “去年,公司建立了600亩的产业园区,并已投入运营。”徐华普说,下一步,要在全乡7个村建立一个能储备4200头牦牛的储备基地,带动更多村民脱贫增收。

【记者手记】

  牦牛标准化养殖没有先例。采访中,记者问徐华普,在最困难的那5年,家产都亏尽了,是什么让你一直坚持?

  “我们村一直很穷。在经历2006年那场大雪后,我就特别想打破‘夏壮、秋肥、冬瘦、春死’这种牦牛养殖的恶性循环。”徐华普说,就算不成功,这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值得去研究”。

  通过不断探索,徐华普用坚定的信念,成功找到牦牛标准化养殖的方法,让他能带动村民脱贫增收。

 

(责编:玉玲)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川公网安备51050202000200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