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摊派群众个人出资修路,甚至低保户也不例外。近日,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播发了《山东一些村路“户户通”成“户户痛”,有低保户也被摊派出资修路》一稿,引发广泛关注。山东省立即采取行动,退还低保户摊派捐款,全面排查通户公路质量。 据悉,这一民生痛点是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第十督查组在500多条线索中发现后实地核查的。 多地群众集中反映10余条线索引发关注 “烟台市有群众反映‘户户通’,青岛市、临沂市也有群众反映‘户户通’;500多条线索中,指向‘户户通’工程的有10多条,比较集中突出。这引发了我们极大的关注与警惕。”第十督查组成员对记者说。 近年来,国务院大督查的线索多数来源于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上群众的反映。条条线索有着落,是大督查的基本工作要求。为高效开展督查工作,第十督查组在抵达山东省进行下沉督查前,对线索进行了分类、整理、合并。 线索比较集中的“户户通”到底是个什么工程? 抽调自多个部门的督查组成员对山东省相关政策仔细梳理。通过大量案头、访问工作,督查组了解到,“户户通”工程实际上是山东省有关部门推动农村通户道路硬化的一项工作,旨在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及生态风貌保护水平。 “从政策的出发点看,这本应是个为农村居民改善人居环境的好政策。如果这么多群众有意见,一定是有普遍性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带着问题和疑惑,督查组开始在山东省下沉调研。 蹲在地上用手摸泥泞路面,督查人员这个动作让村民们敞开了心扉 记者跟随督查组到山东省平度市、安丘市等地进行核查。实地核查前,督查组发现,线索反映的地方比较偏,线索反映人联系不上了。这是常见的情况,线索反映人出于顾虑不愿意与督查组见面。 “线索反映人联系不上没关系,去他们反映问题的村子、乡镇,咱们自己看。一路上也可以随机再找一些村子,看看有没有类似的情况。”督查组成员很淡定。 “咱们自己叫个车去。这样能比较真实地掌握情况。”需要核查的线索还有很多,督查组说走就走。 网约车平台叫车、搭顺风车、租车自己开到乡下……一切都是为了尽可能排除干扰。 “听你们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去那干嘛?你这个单子我可要赔了,回来都拉不到客人……”在跟随督查人员下沉的过程中,不少网约车或出租车司机抱怨:“怎么哪里路难走你们就走哪里?” 4日,记者随督查组出发两个多小时后,来到了平度市旧店镇。 “村口这几家的路还可以,咱们往里面再看看。”走到乡村深处的背街小巷,督查组成员看到:虽然有些人家门口的路已经硬化了,但很多百姓家门口还是泥土路,一块黑、一块白,凌乱破败。 “修完‘户户通’方便了吗?”督查组成员问村民。 “不方便,还不如不修。现在不开个车都没法走。” 督查组成员想要更深入地问下去。但面对这些外来生面孔,村民们心里没底,纷纷摆手说不太清楚。 这里刚刚下过一场雨,走在一块好、一块孬的路上,督查组成员的鞋子、裤腿很快就沾满了泥。 “一家不愿意说就再换一家。”督查组成员麻利地蹲在地上,用手摸路面、测量面积、拍照留证据,手上、衣服上很快都污迹斑斑。 “噢,原来你们真的是上面来核查问题的!”督查组成员细致实干的举动,让村民们解开心结,慢慢打开了话匣子。一些开始有所警惕的村民,还主动带领督查组成员去看现场。 “有的家门口硬化了,有的却还是土路。就像‘钢琴路’,一块黑一块白……” “交了钱的就给修了,还没交钱的就不给修,谁家穷不穷,看门口的路就看出来了……”“搞摊派,贫困户也得摊派……”大量真实的情况由此浮出水面。 “督帮一体”积极推动解决问题 在督查组离开村庄前,聚在一起的村民们七嘴八舌:“能有用吗?”“你们走了就不回来了吧?” “肯定会帮你们解决!”督查组郑重承诺。 掌握到基本情况后,暗访转为明察。在与山东省相关部门对接情况时,督查组直奔主题:是否存在村民反映的现象?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这些情况怎么解决? 当地干部说:“有的可能是村里面资金有限,筹资不到位……”“我们马上去了解,有相关情况立行立改。” 督查组查实:尽管山东省在制定政策时明确要求量力而行,但在执行政策过程中,一些地方的确出现了不顾自身现实条件、盲目提高建设标准的情况,为了完成任务最终向群众搞摊派,让好政策走了样。 要指出问题,更要解决问题。督查组在反馈问题的同时,要求针对问题举一反三。根据督查组反馈的情况,山东省已对发现的“钢琴路”组织施工单位进场进行硬化作业,对低保户、贫困户的捐款进行退还;同时明确,对盲目提高建设标准、增加群众负担及摊派等问题,发现一起整改一起。 “现在我更相信你们了,你们是来办实事的。”不久前,督查组成员在核实整改情况时,一位村民这样说。
“国务院大督查工作就是要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有些线索看着小,对于群众来说却可能是天大的事。想想村头百姓期待的眼神,我们再苦再累都值得。”督查组成员说。(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马晓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