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鏉忔灄闀  龙扬镇

实现人口净流入,安徽做对了什么?

2023-09-26 13:37  发布:中乡网  

  从近千万名农民工省外务工,到24万名高校毕业生流入、110万名农民工回流,曾经的劳务输出大省安徽现如今成为人口净流入省份。2022年,安徽省在人口自然增长为负的情况下,常住人口比上年增加14万人,净增数量仅次于浙江,比2020年净增24万人。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巩固没有消失的“人口红利”,又要推动形成可持续的“人才红利”。实现人口净流入,安徽做对了什么?

  ——人口净流入的顶层逻辑,是全局性创新驱动生态,它既是经济又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从传统农业大省成功转型为典型的创新型省份,今天的安徽,最鲜明的生态就是创新,所有经济要素在创新驱动逻辑下汇聚组合,包括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人。

  无论是区域创新能力由曾经的全国第十上升为去年的第七,还是不久前确定将打造“科技强省”列为“七个强省”建设目标的首位,创新生态无疑是安徽近年和未来最强大的高质量发展动能,最富吸引力的人才磁场。

  在每天诞生11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速度下,2022年安徽新增各类人才84万人、总量突破1100万人,大数据分析显示全年净流入高校毕业生24万人;今年上半年,合肥市新招引高校毕业生就业12.2万人,芜湖市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5.3万人……人才涌入数据的背后,是创新驱动的引才源头。

  已建在建拟建国家大科学装置12个、数量居全国前列;承担11项国家级“全创改”任务、总数居全国首位;每年实施100项左右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核聚变等领域原创成果世界领先……

  2022年正式挂牌的“科大硅谷”,成立伊始发布招聘30名管理等领域人才的启事,最终吸引全球2000多人报名。

  如今的安徽,独特的创新要素加速汇聚,对各类型人才而言,这里已不仅是成长的摇篮,更是成就事业的沃野。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几年前还几乎“不存在”的量子产业在这里蓬勃而起,萌发集聚起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几十家量子科技头部企业,国科量子通信网络有限公司、安徽云玺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不断进驻,一条涵盖量子通信、量子测量、量子计算、量子关键元器件的产业链条逐渐清晰。

  从无到有,仅国仪量子、本源量子和国盾量子3家企业,就汇聚人才超千人,其中硕博人才近300人。未来,安徽还将增设量子科技、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职称专业。

  量子领域的“聚变”,只是一个缩影。在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的参与和促动下,创新生态圈里原始创新源源不断转化为安徽增长新动能、发展新优势。

  不仅科技人才在创新生态中涌现涌入,科创产业运营人才也在创新生态中孕育成长。中国科技大学专门成立商学院,加速培养“懂科技、懂产业、懂资本、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产业组织人才。

  ——人口净流入的硬环境,是向新向上的制造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领先的产业生态,它既是就业稳定器更是岗位创造源

  从“煤粮钢”的传统产业版图转为“芯屏汽合、集终生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今天的安徽,新的产业生态集聚成群、量质提升,反映人才吸引力、就业承载力和发展竞争力的人口迁移流向同步调转。

  产业升级提质在高质量就业岗位的创造上得到充分体现。在安徽,70%以上新增就业岗位源自GDP增长。2022年,安徽经济总量达到4.5万亿元,进入全国前十,带动“四上”企业用工655.66万人,占用工总人数的1/5以上。

  安徽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尽管自然增长人口首次由“正”转“负”,为负5.7万人,但全省常住人口仍比上年增加14万人,达到6127万人,净增数量仅次于浙江,扣除自然人口负增长的净流入规模近20万人。

  今年上半年,安徽制造业投资增长21.6%,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先进结构材料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现营收超过2000亿元,新兴产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今年,安徽省明确把汽车产业提升为“首位产业”。在合肥市长丰县下塘镇,比亚迪合肥基地常年有专人负责招工,在用工高峰季,这里曾每月产生7000多个汽车、机电等方面的人才需求。下塘镇社保工作负责人告诉半月谈记者,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全部完工后,将创造约10万个就业岗位。

  在万亿GDP城市“俱乐部”中排位逐年上升的合肥,对各类人才的渴望与日俱增,城市发展能级也在人口的日益汇聚中不断跃升。

  截至7月底,合肥实有人口达到1234.4万人,其中流动人口429.1万人。这也是新一线城市中近3年常住人口增长率最大的城市,增幅达到13.3%,在长三角区域内增量居第二位,仅次于杭州。

  “实有人口是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的总和,比常住人口更能反映市场要素的流动对人口的影响。”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区域发展研究室主任、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秘书长宗传宏说,人口数量、人才数量攀升,其背后的推力是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资金密集型转变的现实,同时也预示着城市发展进入新层级,未来引导要素流动的能力将更强,对人才的辐射吸引力也更大。

  ——人口净流入的软环境,是充分的“养人”生态,它既促成引进人也保障留住人

  一个过去约1/6人口选择往外走的劳务输出省份,吸引超百万人口“回流”并非一日之功,其背后不仅是就业岗位增多、收入待遇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最根本的,还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对地方发展前景的看好,对在此工作生活信心的增强。“养人”生态包括营造一流的创业和营商环境,以及施行一套全周期、全要素、全过程扶持人才干事创业的政策体系。

  “创业之初,政府帮助我们解决物流仓储、融资贷款等难题,企业快速运转起来。”毕业于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的强海波是芜湖东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从大学生创业园起步,如今公司年营业收入超过18亿元,员工超过500人。

  强海波所在的芜湖市推出“紫云英人才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每年招引大学生数量由2020年的1.6万人提升至2022年的6.7万人,预计今年将突破8万人。“十三五”以来,安徽每年吸引高校毕业生在皖来皖就业创业50万人左右。

  创业带动了就业,就业汇聚起“人气”。地处皖北的阜阳经济开发区“接您回家”园区里,今年44岁的陈冬已从上海回乡奋斗8年,他创办的安徽新育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去年产值突破2500万元,在当地招募近40名员工。

  “相比沿海地区,老家仅房租一项就可降低创业成本近80%,更重要的是招工容易,员工稳定性也很高。”陈冬说。

  户籍人口1081万人的阜阳是全国主要的农民工输出地之一,超过260万人常年在外务工。阜阳市人社局副局长赵宇说,在千万人口形成的市场需求和承接产业转移产生的用工需求双带动下,阜阳自2018年起开展“接您回家”活动,对返乡就业者“送技能”“荐岗位”,对创业者给予房租返还、信贷帮扶,目前已累计引导6.35万人回乡创业,创办各类经济实体3.78万个,带动就业48.21万人。

  到2022年末,安徽农民工总数1996.6万人,务工去向上呈现明显的一升一降:省内就业1278.9万人,占比近2/3,同比增加109.7万人,增幅9.4%;省外就业717.7万人,同比减少94.4万人,减幅11.6%。

  在采访中,不少基层干部和专家学者提到,与全国不少省份一样,安徽人口发展也面临区域差异较大、生育率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等挑战,一些城市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口流失现象。安徽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安徽省人口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中锋建议,借鉴阜阳、亳州等地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做法,推广“养人合肥”“紫云英人才计划”等新模式,在人口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均较低的地区建立人口预警机制,通过中心集镇和县城集纳等途径,缓解区域人口“失血”,实现更加均衡、适应现代化进程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来源:半月谈
 

(编辑:晓东 责编:祁旭)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