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莲花寺  怀远县  龙扬镇  鏉忔灄闀

四川发布三个“一百”典型案例

2024-05-30 17:57  发布:中乡网  

  全省人大人事代表工作会议现场教学。

  选举任免、建议办理、代表活动、能力建设、监督管理、服务保障是四川人大人事代表工作“六项重点”。去年以来,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下联动、密切协同,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人大担当、发挥代表作用,多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为了将好经验好做法总结出来、坚持下去,不断丰富和拓展人大人事代表工作的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近期召开的全省人大人事代表工作会议,印发了《四川省100个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四川省100个“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典型案例汇编》和《2023年度100件四川省人大代表建议典型案例汇编》(三个“一百”)典型案例汇编,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了近年来全省各级人大人事代表工作的丰硕成果,引发关注。

  A

  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

  “小载体”展现人大“大作为”

  如今,在凉山州冕宁县漫水湾镇新丰村,百盏太阳能路灯为老百姓的出行和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晚饭后散步有了去处,坝坝舞也跳起来,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这在一年前是想象不到的。冕宁县漫水湾镇党委书记彭绪勇告诉记者,村里道路数量不断增加,但没有路灯的状况一直没有改变,老百姓出行、劳作、孩子上学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新丰村人大代表曾文霞、李明国、赵有东多次实地查看,建议根据该村日照充沛等特点在新丰村域范围内主要道路两旁安装太阳能路灯。”去年1月,冕宁县漫水湾镇二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这个项目经过人大代表票决高票通过。“由于资金有限,我们因地制宜提出‘借助主路两旁现有电线杆为灯柱’,并通过比价、询价方式,使原本需要投入2000多元一盏购买的路灯(含灯柱和灯),实际缩减到每盏灯280元。人大代表们还积极协助村两委组织‘建设’力量,发动群众积极投工投劳,整个项目建设速度快、花费少,老百姓都很满意。”彭绪勇说。

  通过“小载体”展现人大“大作为”,县乡两级扎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不断丰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在绵阳市三台县,“残疾人集中托养服务项目”经县人代会票决确定为年度县级民生实事项目,县财政加大资金投入保障运行,已举办残疾人培训班7期,320余名残疾人通过培训实现就业,被托养对象由“无劳动力、需要照护、靠政府救济”转变为“生活能自理、收入有保障”。

  去年,成都市锦江区以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为契机,结合群众就业诉求,积极策划实施“锦江就业超市”项目,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四类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建设1个线上总店、6类线下店7类超市;解决群众就业难、企业用工难2个难题;通过信息交互、智能感知、识别管理,提升智慧就业服务水平;构建全域全时、线上线下、就近就便、分层分级的就业服务新格局。如今,“锦江就业超市”入驻企业1512家,注册人数3.1万人,累计服务35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20.4万余个,困难群众就业率提升至94.01%。

  数据显示,全省174个县(市、区)、2153个乡(镇),聚焦就业难、出行难、上学难、治病难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积极稳妥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截至目前,共征集项目4.7万余个,票决实施1.26万余个,完成项目1.2万余个,正在实施528个,越来越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正在改变百姓的生活。

  B

  建、管、用提档升级

  推动全省21万余名人大代表“进家入站”

  近期,川渝高竹新区人大代表之家第二次联席会议在川渝高竹新区人大代表之家召开。广安市人大常委会、渝北区人大常委会,邻水县人大常委会,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高滩镇、茨竹镇人大相关负责人围绕川渝高竹新区人大代表之家2024年工作计划、“进家”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两地人大代表联合向选民述职、代表履职管理等制度畅所欲言,将共建共享共管川渝高竹新区人大代表之家的进程向前推进一大步。

  作为全国首个跨区域人大代表之家,川渝高竹新区人大代表之家成立后,提出并交办意见建议80余条,驻“家”两地代表在全国人代会上提出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支持广安全力融入重庆都市圈等全团建议2件,在四川省人代会上提出建议40余件,发挥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单元重要作用。在全省人大人事代表工作会议上,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山分享了川渝高竹新区人大代表之家成立后的可喜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全国各级人大已建立20多万个人大代表家站,基本实现了全国所有乡镇、街道全覆盖。

  建好后如何用好非常关键。落实“两个联系”要求,40多名省级领导干部代表带头进家入站联系群众。各地对标对表、迅速行动,按照应进必进、便于履职的原则,持续推动全省21万余名五级人大代表“进家入站”。

  德阳在国省人大代表按照编组参加所在地家站活动基础上,增设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国省人大代表之家,根据代表履职需求,“量身定制”进家入站方案,搭建国省人大代表知情问政“咨询室”“服务处”。

  南充坚持因人施策,探索定期接访、主动走访、重点约访三种模式,安排热心公益、责任心强的代表常驻家站接访,通过“市县带乡镇、有职带无职、老人带新人”的办法,让“进家入站”代表结构搭配均衡,激发代表动力。

  阿坝州松潘、红原、若尔盖等县在相对艰苦的环境下,注重增强人大代表家站的功能性、服务性、实用性,提升代表和选民对家站的归属感。

  在资阳市雁江区,拱城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设立“拱城听音堂”,建立社区、小区、楼栋“三级”议事机制,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推动社区一老一小、基层治理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C

  提升建议工作质量

  将办理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体,代表建议则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途径,反映了群众的呼声和愿望。此次全省人大人事代表工作会议上印发的《2023年度100件四川省人大代表建议典型案例汇编》,反映了代表们对四川高质量发展的关注和对群众急难愁盼的关切,其办理的过程,展现了各地各部门对代表建议的高度重视和协力攻坚的决心。而各地各部门不断提升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质量的好办法新举措,也得到广泛关注。

  眉山针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处理难度较大的代表建议,先后4次开展专题询问,不设题目、不搞预演、现场发问,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和有关承办单位主要负责人到会应询,“在一问一答中,激发了代表履职热情,调动了承办单位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了改进工作合力,通过以个性问题为切口,梳理发现出更多共性问题,有力推动承办单位转变‘见子打子’为‘举一反三’。”眉山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办“好”代表建议,全力凝聚代表工作合力。雅安创新开展代表建议质量和办理实效“双评价”及重点建议“回头看”的“2+1”工作法,每年定期对上年度重点代表建议答复承诺事项办理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跟踪问效,一“督”到底,每年坚持对代表建议质量和优秀建议办理实效进行量化评价,促进120“危急救”平台、既有住宅增设电梯、人行过街天桥等一批便民惠民项目落地落实。

  达州创新通过“12340”社情民意调查热线和实地上门了解,开展代表建议办理跨年度“大回访”,面对面、背靠背听取代表真实意见,联系代表不紧密和重答复轻落实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宜宾市人大构建形成会中与会后“同办”、线上与线下“同步”、主办与协办“同力”、整体办理与重点督办“同抓”的“四同”办理机制,实现了建议质量有深度、人大跟踪有力度、政府落实有温度、问题解决有速度。

  广元、内江等地在建议办理过程中,注重同相关单位和代表的经常性联系,及时掌握办理动态,以办理代表建议为契机,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注关心的民生问题……

  把高质量要求贯穿代表建议办理全过程各环节,各地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举措,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实实在在提高办理效果,努力把办理代表建议切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实际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篇章助力。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晓东   责编:声辉)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