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莲花寺  怀远县  龙扬镇  鏉忔灄闀

突出应用导向 中西部科技企业加速突围

2025-05-15 09:10  发布:中乡网  

分布

●入选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北京有13家企业、上海有11家企业、广东有9家企业、杭州有4家企业入选

●中西部地区正加快突围,其中成都有2家企业、武汉有5家企业入选

特征

●应用导向型企业占比约六成

●大模型领域是产业的核心赛道,有11家企业入选,占比超两成

●具身智能成为一个重点方向,有7家相关企业入选

●人工智能与医疗、金融等领域深度融合,形成新的业态和模式

●与2024年入选企业相比,仅有20%的企业连续入围,凸显人工智能加速迭代进化

5月11日,福布斯中国揭晓2025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50强榜单,阿里云、DeepSeek等50家全国人工智能领域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企业入选。

当前,人工智能产业已经进入技术爆发和场景落地的双重加速期,对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观察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窗口,2025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50强榜单传递出哪些新信号?

看分布

传统科技高地聚集效应凸显

记者梳理发现,此次入选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其中,北京入选企业数量最多,13家企业上榜。紧随其后的是上海,有11家企业入选;广东表现也比较亮眼,9家企业上榜;以培育“六小龙”出圈的杭州,有4家企业入选。

“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等传统科技高地聚集效应正在凸显。”四川省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陈章介绍,从区域格局来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是人工智能科研、人才、技术、企业的主要集中区。这三大城市群内,不管是学术界、产业界的领军人才,还是融资机会,都具有明显优势。

此外,中西部地区正加快突围。榜单中,有5家企业来自武汉,2家企业来自成都。去年,两地均没有企业上榜。

“武汉、成都上榜企业实现从无到有,表明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决心。”陈章以四川举例,近年来,四川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一号创新工程”,并将人工智能纳入“15+N”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建圈强链,诞生了一批“四川造”人形机器人、机器犬、工业机器人等智能机器人产品,以及民生、制造、文旅、政务等领域大模型产品。去年,四川人工智能产业营收超1300亿元,首次迈上千亿级台阶,成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集聚地。

记者梳理榜单发现,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比如,北京入选企业中,比较偏向于技术研发,以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上海在金融和制造业等领域深化应用,有助于提升行业智能化水平;广东在智能制造、具身智能等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

看特征

应用导向型企业占比约六成

入选企业有哪些特征?一个数据格外显眼:应用导向型企业占比约六成。

“占比高,说明意义重大。”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吴锡注意到,近年来,人工智能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技术应用与智能制造、医疗、金融等行业融合,涌现出一批具有市场影响的企业。

分行业看,大模型领域是产业的核心赛道,有11家企业入选,占比超两成。这些企业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的跨越与突破。

比如,成立于2017年的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空间智能多模态世界模型的研发及行业落地。该公司CEO沈复民介绍,2025年,公司打造了面向空间智能的多模态世界模型——悠然无界大模型,能够对不同空间、任务、本体,实现感知、推理与交互。

具身智能也是一个重点方向,有7家相关企业入选。比如,最近火热的宇树科技等,正加速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家庭安防、工业巡检等场景。

作为一种工具,人工智能也与医疗、金融等领域深度融合,形成新的业态和模式。比如,兰丁股份专注于人工智能+云平台筛查技术,业务覆盖全国2000多家医疗机构,助力宫颈癌筛查的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网络化;东方财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重塑财富管理服务模式,其“智能投顾AI+系统”在2024年实现基金组合推荐准确率85%的突破,较传统模型提升25%。

与2024年入选企业相比,仅有20%的企业连续入围,凸显人工智能加速迭代进化,形成百家争鸣的态势。此外,一些新技术企业的入选,也表明产业技术重心从通用型人工智能大模型向芯片、量子计算、具身智能等具有高技术壁垒的领域延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福布斯发布第七届人工智能50强榜单,公布50家全球最具潜力的非上市人工智能公司。其中,超八成企业来自美国,备受关注的中国初创企业DeepSeek未能入选。

福布斯官方解释,DeepSeek等初创企业另辟蹊径,证明可以采用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来训练模型,但因为融资情况、营收数据以及业务模式不甚透明,因而没能登上榜单。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晓东   责编:徐声辉)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