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近日,在“乡村梦想——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国际论坛”上,国家农业部发布了中国“美丽乡村”的十种创建模式,提炼了某一类型乡村在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民俗文化传承等条件下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路径和有益启示。
当然,由于各地美丽乡村建设的理念不一致、资源禀赋和经营方式的不同以及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形成了特色各异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以及“两新”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充分结合区域特色,逐渐形成了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产业结构、农民生产方式和农村消费模式,一条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具有田园秀洲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路径日益清晰。 产业:支撑与延伸 总高8.15米、总宽17.5米,两梁柱间距6米……在王店镇精品村陈保庙桥村的规划设计图上,入口门楼的各种建筑数据、样式风格、颜色被一一标注。“这样的规划具有很强的实物感与操作性,方便日后的具体操作和实施。”王店镇有关负责人说,“从整体定位到具体细节,每个精品村都有详细的设计规划,只有把规划内容分解成定性定量的具体内容,细化为具体的实施项目,才能真正发挥规划的引领性与操作性。” 2011年,秀洲区委、区政府下发了《关于深化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全面提升“两新”工程同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提升村庄整治水平全面建设美丽乡村的意见》,提出“十二五”期间“三农”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工作举措,新型城市化与“美丽乡村”建设联动推进,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为把规划蓝图落地变成美好现实,秀洲区立足区域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以建设现代化田园新秀洲为目标,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了“田园秀洲·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为加快建设精品村、整镇整村、特色产业园、休闲观光农业园、景观带、农家乐、旅游景点等点、线、面相结合的区域美丽乡村提供科学指导,并以“田园秀洲·美丽乡村”作为总体目标,再现富饶美丽的江南水乡美景。 根据总体规划,2015年之前,秀洲区将完成包括北、中、南三条精品线路在内的区域精品线路建设,创建整治提升村64个,特色文化村15个以及精品示范村18个,基本完成规划范围内相关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相关内容建设以及文化培育引导规划建设。在此基础上,打造“湿地水乡特色村、田园古镇特色村、梅林果香特色村”三种类型,充分体现秀洲区各镇资源、文化、产业等不同特点,促进地域风情特色的形成以及城乡产业体系化的发展,使秀洲区全面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田园秀洲·美丽乡村”。 为使规划更具操作性,避免“纸上谈兵”,秀洲区还委托浙江农林大学编制区、镇两级“十二五”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规划,各镇全面启动“美丽乡村”示范线路建设,在编制美丽乡村规划中,完善交通、旅游、农业、水利、环保等各类专项规划,形成了覆盖城市乡村、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的规划体系,构建了从宏观到微观、从全域到局部、从综合到专项、从指标到空间、从用地到景观整体衔接的规划格局。
规划:引领性与操作性 “现在农村的环境越来越好,而且游玩配套项目也越来越齐全,周末或是节假日来农家乐再适合不过了。”3月2日,春日的阳光格外温暖,住在市区的赵女士和家人在王店圣莱特农庄喝着下午茶。 “现在选择来农家乐的游客越来越多,尤其是天气好的时候,这段时间梅花盛开,吸引了很多赏梅的游客。”该农庄负责人沈卫红说,“农家乐要有原来的农业作为基础,才能开发出相关项目,推动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 秀洲区是传统农业强区,近年来,围绕建设都市型农业的目标,农业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北部王江泾、油车港两镇依托独特的湿地资源,积极发展现代渔业、湿地种植业等湿地农业;中部新塍镇着力发展苗木、精品花卉、特色小水果等林果产业,现已形成粮油、蚕桑、畜禽、水产、苗木花卉、瓜果蔬菜六大主导农业产业;南部王店、洪合两镇初步形成了以水果、瓜菜(甜薯)、粮桑和休闲农业为产业特色的循环农业经济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南、中、北三大片区域特色农业产业格局的形成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结合不同区域的自然禀赋和产业特色,秀洲区积极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发展体验经济,以旅游业延伸美丽乡村的产业链,打造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使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 依托王店、洪合两镇沿线具有浓厚历史底蕴的古建筑、优美的自然村落、连片的农业产业带,通过王店镇庆丰村自然村庄沿河生态、村庄环境和聚宝湾及周边、杨林寺购物中心景观建设和提升以及洪合镇国界桥沿岸、屠家头特色村环境和景观、泰石桥特色村古桥、古粮仓、知青纪念馆环境等项目建设,打造集田园风光、古村新貌、游乐休闲于一体的南部“果林梅乡”精品线路。 依托新塍古镇沿线陡门新农村示范点、高标准设施农业产业园、夏仁自然村落、千年古镇、新塍塘绿道等,通过陡门农民公园、潘家浜夏仁自然村落、富园村农民公园及沿线节点项目建设以及新农村集聚点环境提升、自然村落旅游、古镇修复,打造集现代田园、古镇特色、乡村旅游于一体的中部“田园古镇”精品线路。 依托两镇浓厚的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水乡产业特色,通过王江泾镇洪典村村庄美化、景观工程,油车港镇池湾村精品村项目和西湖村至东方路口沿线节点项目以及发展湿地产业、挖掘民俗、宗教文化、新农村集聚和家庭工业集中村落的生活、工业污水处理,主推具有“江南水乡”、“民俗”、宗教文化”特色的水乡风情游,打造北部“湿地水乡”精品线。 文化:培育与传承 “状元村的一期景观已经建成,二期正在规划中,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吸引游客。”村党支部书记殳金良告诉记者,这个精心规划的“状元村”是庆丰村“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处亮丽风景,一期投入建设资金300多万元,占地200多亩的“状元村”已经初具规模。 漫步于“状元村”900米长的生态红砖步道,“登科长廊”、“状元桥”、“状元亭”等景观一一映入眼帘。庆丰村将传统的“状元”文化融入景观,在展示本村“状元”文化的同时,也让参观者大致领略一番古代金科及第的景象。 据了解,陈保庙桥是一个自然村,现有30多户人家。上世纪70年代末刚刚恢复高考,这里就诞生了10多位大学生,曾经轰动一时。殳金良告诉记者,村里的第一批大学生现在大多数定居在嘉兴市区或其他大城市,但陈保庙桥勤奋好学的风气却一代代流传下来。“状元村”特地选择早已废弃的原公社粮仓建设村文化展示馆,建成后将向参观者讲述新时代“状元”的励志故事。 洪合镇保留着见证吴越两国争霸的“国界桥”遗址,始建于明代的国家级文保单位“长虹桥”屹立至今……秀洲区早在7000年前就有先民从事着农牧渔猎活动,悠久的历史也为秀洲留下了宝贵的名胜古迹,历史悠久的马家浜文化和源远流长的水文化,孕育着秀洲丰富的特色民俗风情,闹元宵、扎蚕花、网船会、荡湖船、踏白船、调龙、舞狮、打莲湘等,成为江南水乡独树一帜的传统民间艺术奇葩。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秀洲区根据区域文化多元多层次的特点,在保护原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基础上,秀洲区以生态文化作为共同目标,针对北部片区着力培育水乡、鱼乡、画乡文化,中部片区培育水乡、农耕文化,南部片区突出森林、丝绸文化,将文化之魂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提升“田园秀洲美丽乡村”精神内涵。 在充分挖掘、利用农村乡土文脉的同时,秀洲通过众多载体,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创新。迎新娘入门、拜堂、掀盖头、向父母敬茶……近日,在洪合镇新美村文化礼堂中,两位新人用一场原汁原味的传统中式婚礼完成了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仪式。这是新美村文化礼堂在去年底建成以来在这里举行的首场婚礼,也是秀洲区文化礼堂第一次融入传统婚俗礼仪。 据了解,中国传统婚礼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以及独具风格的传统“喜文化”的特征,时代变迁,尽管有些礼仪逐渐淡出,但保留下来的精髓依然独具魅力。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秀洲区不断挖掘传统文化,并与文化礼堂等传承、宣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平台载体有机结合,在创新中传承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焕发勃勃生机。 摄影杨建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