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里污水横流,苍蝇乱飞;现在,村里窗明几净,鸟语花香,广场上乐声悠扬。”日前,太和县郭庙乡立新村农民陈标说起美好乡村建设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乐得合不拢嘴。 颍州晚报记者从太和县美好乡村建设办公室获悉,这样的示范村,今年该县还将建设6个,总投资达2.8亿元。 村里的巨变 让他放弃到县城购房的打算 陈标是郭庙乡立新村陈庄自然村农民,这几年靠种植西瓜发了家。手里有了钱,他渐渐不满足村里的生活环境。“厕所是露天的,污水横流,每到夏季苍蝇嗡嗡叫”。 陈标想到县城买套房子,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与几名亲友商量此事时,他发现很多村民都有这种想法。立新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依托美好乡村建设项目,整合陈庄和吴湾斗两个自然村,建设立新新村。 据介绍,新村常住人口1500人,占地120亩。目前,已配套自来水厂、垃圾中转站、敬老院、卫生室、幼儿园等公共设施。每天下午,忙完农活,陈标喜欢到村里的文化广场转转,看一群老人拿着扇子翩翩起舞,看一群孩子在花园中跑进跑出。 “以前村里充斥着粪便的味道,现在嗅到的是花香。”村里的巨变,让陈标和他的朋友们放弃了到县城购房的打算。 立新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张磊告诉颍州晚报记者,目前该村用于公共设施的投入已达1400万元,村民选举了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对每一个项目进行全程监督,所有项目及资金花费向村民公示公开。 美好乡村建设 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美好乡村建设改变了农民眼下的生活,也为当地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后续支撑。 太和县马集乡港集村是传统的人发加工村,大大小小的工厂和作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污水。 太和县在美好乡村建设中,为该村建设了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的工业污水,不仅可以用于灌溉,而且可以用来养鱼,解决了人发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后,村民郭刚投资3000万元,将原来的小作坊变成了占地50亩的工厂,今年1至5月份,产值已达1亿多元,吸引附近300名村民进厂务工。 “每天收入100多元,一个月下来3000多元。”村民赵秀霞向颍州晚报记者透露,目前该村60%到70%的村民都在附近的人发加工企业务工。 “只有村民的收入增加了,乡村才能更美好。”据太和县美好乡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李琦介绍,目前该县已建成的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均在产业方面进行了规划。港集村是人发加工,立新村是西瓜种植和鸡毛掸子加工,李兴镇范庄埠村则是中药材种植。 16项村规民约 尊老爱幼蔚然成风 6月13日,80岁的马从云端着茶杯,坐在李兴镇范庄埠文化广场上的小亭子里,与老伙伴们悠然聊天。几名年轻人从此经过时,笑呵呵地与他们打招呼。老马说:“与以前相比,村里年轻人有礼貌多了。” 年轻人的“礼貌”,来自范庄埠新村建成后建立的村规民约。颍州晚报记者看到,该村的村规民约共16项,涵盖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俭节约等多方面的内容。 村主任马迎真称,村民素质的提升是美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点,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该村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建立了村规民约。施行之后,村风明显好转,尊老爱幼等美德蔚然成风。 立新、港集、范庄埠只是太和县美好乡村建设的范例。李琦介绍,今年太和至少投资2.8亿元,再建6个这样的示范村。 这6个示范村分别是太和县原墙刘协、洪山王集、二郎苏寨、双浮高寨、五星河身付和肖口新王村,规划总面积1200亩,建成后可供2200户、8800人安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