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吕梁市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的通知》、《全市新农村建设推进办法》等多个配套文件,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科学指导,规划先行。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科学指导依据。近年来,吕梁市始终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的通知》 ,要求按照不同类型的村庄,编制符合实际的规划。先后完成了市域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13个县(市、区)县城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15%个新农村村级规划,初步建立健全了新农村三级规划体系。 尊重农民意愿,走梯次推进的办法。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全市注重尊重农民意愿,发挥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其主体地位。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合理确定目标和任务,分类指导,突出特色。经济条件较好、有一定产业发展基础的村,在发展新产业、营造新环境、建设新村庄、培育新农民、建立新机制和树立新风尚上下功夫 ,做 大做强自身产业;经济条件一般、农业资源较丰富的村,以提高生产力水平为目标,以发展产业和加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为重点 ,积 极培育特色主导产业;经济条件较差的村,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帮 助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为重点。 注重部门整合,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在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投入上,继续整合各类建设资金,坚持“统一规划、集中使用、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充分调动各个部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确保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建立多元化的长效投入机制。 加大培训力度,全方位提高农民素质。近年来,吕梁市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一是开展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组织实施了“3325”工程,即市县乡农口系统组织3000干部科技人员下基层,抓好十八大精神宣讲、“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产业技术培训和督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指导谋划明年工作思路三项重点工作,常年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0余万人。二是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依托国家“阳光工程”项目、退耕区劳动力技能培训和科技入户项目,真正提高农民进城务工和职业就业技能,使农民输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在县城、集镇和社区周边,积极发展设施农业、乡村旅游、手工作坊、民间工艺等就业容量大、增收能力强的产业,着力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三是开展基层干部培训。连续多年对新确定的新农村重点村两委班子成员以及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组织进行了分片集中培训,市县两级每年培训1400人左右。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民生产技能和文化素质,培育了一部分新型农民和一些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带动了当地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机制。吕梁市坚持因地制宜、多类型推进的原则,探索总结出村企一体型、城镇商贸型、资源置换型、移民搬迁型、工矿服务型、项目牵动型、工农互补型、特色产业型、资金整合型、工作队挟持型等十种新农村建设模式,通过近七年的试点村、重点推进村建设和“百村行动计划”,建成经济发达、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具有较强辐射力的中心村1000多个,并积极探索多村连片建设新模式、新途径,初步建成10个多村连片建设示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