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将建全国首条无屏显示生产线
记者从昨日举行的2019海峡两岸(成都)新型显示产业高峰论坛暨首届成都新型显示合作洽谈会上获悉,我市新型显示产业已连续3年主营收入平均增速不低于25%,牵引了以成都为核心的成渝鄂新型显示产业聚集区,成为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极。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达267亿元、同比增长30%。会议由南京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台湾显示器产业联合总会、成都新型显示行业协会联合主办。邀请了欧阳钟灿、郑有炓、支志明3位院士,吸引了来自全国的6大面板厂高层、7大行业专家、7大产业链上下游等500余名企业高层。同时,今日将有20余家材料、设备企业与京东方、中电熊猫、天马开展一对一产业链配套对接。 成都打造全产业链的“屏”基地 新型显示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加快发展新型显示产业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成都市新型显示产业在京东方第6代AMOLED线、中电熊猫第8.6代TFT-LCD线两个重大项目的带动下,面板制造、无屏显示初具规模,形成了玻璃基板、掩膜版、偏光片、触控模组等关键材料的配套供货能力。 未来,我市将打造全产业链的“屏”基地。“不仅要围绕TFT—LCD生产线和AMOLED生产线的建设,促进现有面板生产线的良率提升和产能爬坡,加快高世代AMOLED生产线的开工建设,新增超高世代面板生产企业,形成千亿级新型显示产业制造基地。”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我市还要加强上游配套,专注于研发和生产高世代、高精度的TFT—LCD掩膜和新型掩膜,实现国内高世代掩膜版30%的供货量,形成全球代数最高和全国产能最大、产线最多的掩膜版制造基地;更要围绕“总部+基地”的产业创新模式,加强建设全国第一条无屏显示生产线,推进产业向激光部件、光学镜头等上游核心领域延伸布局,持续推动无屏显示产业领跑发展。 成立新型显示行业协会 成都新型显示行业协会也在昨日的会议上正式揭牌成立,协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担任名誉会长。据了解,成都新型显示行业协会是在成都市经信局和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成立的非盈利专业服务组织,已有京东方、中电熊猫、天马、极米科技、路维光电、集安基金等60余家新型显示行业及相关领域的企事业机构成为会员单位。 “协会旨在搭建企业与政府部门的纽带桥梁,促进企业与企业间的交流合作,服务成都新型显示企业,服务成都经济发展。”协会会长郭小伟告诉记者,协会将宣传贯彻国家、省市关于新型显示的产业政策、行规行约;研究行业发展方向,协助编制行业发展规划、经济技术政策;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新型显示产业市场情况和会员单位意见建议;着力行业内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推进成果产业化,推广应用新技术,增进行业内的交流和合作;加强与国内先进地区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协作关系,组织国内外展览会以及国内外的技术交流;提供产业其他增值服务。 院士支招 欧阳钟灿:龙头企业落户成都 拉动成都新型显示产业链完善发展 “京东方在成都投产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是中国首条全柔性AMOLED生产线,打破了国外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京东方、中电熊猫、天马这样的大型企业在成都投产,带动的是整个成都新型显示产业链的发展,有助于成都构建产业生态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表示,产业链的完善需要一些龙头企业与核心材料及装备供应商之间,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技术发展、成熟、迭代,提升量产能力及品质稳定性。随着近几年国内几家新型显示龙头企业在成都布局和量产线铺开,将拉动产业链的完善发展。 欧阳钟灿进一步分析道,从这几年显示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半导体显示技术不断升级,全球显示技术呈现以液晶显示、柔性AMOLED显示为主,量子点、Micro-LED等显示技术快速发展的局面。5G等新技术的不断突破及应用,8K超高清显示技术都已成为行业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新型显示技术会迎来新的增长机遇期。 谈及发展新型显示产业的要素支持时,欧阳钟灿表示关键要素在于人才、技术。“成都高校优势明显。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每年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郑有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布局前瞻性新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郑有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新型显示产业要实现领先,依然任重道远。在郑有炓看来,想要更加从容地参与新一轮的国际竞争,实现新型显示产业领域的“弯道超车”,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前瞻技术布局中突破。 作为全国首批、中西部唯一的中国软件名城,成都有很好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在郑有炓看来,都是发展新型显示产业的优势。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多年从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的郑有炓认为,未来5至10年,将是LCD、OLED与Micro-LED的“三国时代”,它们既竞争,又协同发展。而芯片制备和巨量转移将成为Micro-LED普及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显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显示产业需加强合作,积极应对、抢占先机,在竞争激烈的显示领域掌握发展主动权。” 支志明:校企合作让产业发展更高效 1995年支志明在38岁时当选为香港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值得一提的是,这位院士与四川的新型显示颇有渊源。他不仅是香港大学化学系主任,还是四川阿格瑞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首席科学家,为这家企业提供科研技术支持。“近年来,成渝地区已经形成了新型显示的产业聚集区。我们希望以校企合作的方式,能共享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红利。” “如果说我们在大学实验室里的科研是将钱变成技术,那么企业需要做的就是将技术变成钱。”对于校企合作,支志明做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基础研究是整个科技体系的源头,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动力。 在他看来,优秀的研发成果为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的智力支撑。“当然,这在整个产业链中可能只占10%。从科研成果到最后的产品落地,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企业还需要做出90%努力。”支志明进一步分析道,当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达成良好的互动,新型显示产业才更具有核心竞争力,发展更加高效。
记者 程怡欣
责编:冬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