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农历大年初一。伴着壬寅虎年的第一场细雨,我们川报全媒体新春走基层采访组一行,来到位于德阳广汉的三星堆博物馆。此前十多个小时,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掘的重要成果青铜大面具在央视虎年春晚惊艳亮相,神秘的古蜀文明持续焕发魅力。而在春节前夕,三星堆博物馆考古整理与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也上新展出了出土于三星堆遗址3号坑的青铜持鸟立人像和4号坑的青铜扭头跪坐人像两件珍贵文物,成为献给春节假期的一份厚礼。 尚未进入三星堆博物馆,道路两旁已经停满了私家车,检票口前也排起了长队。新年第一天,在远离都市的三星堆博物馆聚集起如此多的游客,多少还是有点令人惊讶的。进入博物馆后,每一座展厅门前也都排着曲曲折折的“长龙”,限流、验码、定时免费讲解,为了应对春节期间的人流,“网红”三星堆早已做足了准备。 在当天的三星堆博物馆内,人气最高的毫无疑问是考古整理与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这是博物馆全新打造的开放式修复中心,隔着一层玻璃,专业的文物修复工作者进行文物修复的全过程清晰地呈现在游客面前。“打造这样一座开放式的文物修复中心,是想通过真实呈现文物工作者们的精细工作,向大家传播文物修复相关知识。” 三星堆博物馆陈列保管部工作人员张跃芬告诉我,这是新的修复中心开放以来的第一个春节假期,游客的参观热情远远超出了馆方预期。 与展厅中的人头攒动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玻璃墙面另一侧大年初一仍然坚守工作岗位的文物修复工作者们,他们像往常一样安静、细致地修复者青铜器、玉器、金器、象牙等出土文物,修复区内纤尘不染。当地上遗存早已烟消云散之后,出土文物成为我们今天畅想千百年前的古蜀文明的吉光片羽。 三星堆博物馆陈列保管部副部长郭汉中是当天值班的工作人员之一。“自从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掘以来,新出土了大量的文物,这些文物都等着我们进行清理和修复,”郭汉中告诉记者,此前一天登上春晚的青铜大面具,从提取、加固再到修复,他都全程参与其中。除夕当晚,守在电视机前的他看到经自己之手修复的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出土的形制最为完整、体量最大、保存状况最好的大型青铜面具,他感到很满意。 大年初一,郭汉中如往常一样早早来到三星堆博物馆考古整理与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当天,他选择了一件目前出土的体量最小的青铜面具进行清理。通过自制的竹条,郭汉中轻轻撬下附着在面具上的泥土、陶块,“因为这件青铜面具比较小,而且相对完整,清理工作预计两天时间能够完成。但是由于这件面具被挤压变形严重,所以后期的恢复才是难点。”
一面玻璃幕墙,一侧是游人如织的“文博热”,一侧是匠心独运的“修复忙”,在大年初一的三星堆博物馆考古整理与文物保护修复中心里,我有幸跨过这面玻璃幕墙,感受到两种截然不同又紧密相依的节奏。文物工作者们的坚守,给了我和众多游客们的一个难忘的“文化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