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人文节日总是跟天文时间息息相关。上古历法,以天干地支纪年,以地支纪月,夏历将每年的第一个月的地支定为寅,即以“寅月”为正月,称为“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称五月是午月,五又为阳数,午时为阳辰。上古字法,“端”与“初”同义,“午”与“五”通假。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等。 壹 战国时代,视五月为“恶月”“毒月”,古人把五月看作阴气到达端点而亏,阴恶的害虫萌生之月。就是说,阴恶从五而生,五月初五被古人看作最不吉利的恶月恶日,而这恰恰是阳气运行到端点的端阳之时。 在古人看来,夏历五月正值春去夏初之际,白昼渐长,天气渐热,酷暑炎热会导致邪气横行、毒虫滋生,尤其是蛇虫、蚊蝇繁盛,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毒尽出,毒气发作,容易流行瘟疫。总之,端午的本义是根据一年之中宇宙运行的自然节气,由于此时出现了恶气、邪气、毒气肆虐的情状,人们产生了对病痛和死亡的担忧和恐惧,所以就需要大举避忌,防疫保健。端午节的要义正是要动用可能的办法避恶、袪恶、除瘟。这就不难理解,在各种端午民俗事项中,大多以驱邪、避恶的诸多巫术和涉及“药物”的防疫实践为基本内容,体现出防病治病、驱除邪气、期盼健康的理念,端午节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卫生节,自然也是一场护佑生命健康的修行,沉淀了古人的生存智慧。 贰 应对“恶月”“毒日”的办法,首选当然是以药克毒。中国远古就有神农氏尝百草而发现草药之说。现存最早的农事历书《夏小正》载:“此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诗经·芣苢》就描写了先民采摘车前子的欢快情景。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也说五月初五“是日竞渡,采杂药”。众药、杂药,古人统称为“百药”,认为五月初五采药最灵验,药越多,效越大。所以药铺和医师多在端午当日收药,更强调在午时。端午采百草为药以及端午药最为灵验的俗信,至今仍是中国各地民间最具共享性的民俗知识之一。 药汤沐浴也是应对“恶月”“恶日”的高招。此俗起源甚早,战国已有记载。人们认为,浴兰可以除病驱瘟,当时的兰是菊科的佩兰。从医学角度看,端午时节,天气湿热,病菌丛生,以兰汤沐浴有解暑通表、舒筋活络、解毒杀菌、保健防病之效用。现代人的药浴则加入了一些芳香的药物,如薄荷、千里光、紫苏、金银花、桑叶、虎耳草等中草药。常洗药浴,确能预防皮肤病,疏通毛孔,降低皮肤温度,活血通络,有去疲乏、防暑热的效果。现在,我国一些地方还流行煎煮艾叶水洗浴,把艾草中的抗菌成分溶解出来,起到预防和改善由细菌或真菌引起的皮肤疾病的作用,有“端午洗艾澡,百病都赶跑”一说。 叁 古人认为端午插艾悬蒲,可以驱避邪气、预防瘟疾。菖蒲是一种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被视为五瑞之首的治邪灵物。明刘文泰领衔编撰的《本草品汇精要》将其列为“草部上品之上”。菖蒲味辛,有芳香“药气”挥发,是提取芳香油的原料,它也是一味中药,具有开窍、行气止痛、祛风湿的功能。仲夏端午,潮湿多雨,菌蚊丛生,人易染病,艾草和菖蒲均由于有浓烈的挥发性气味,悬于门上可提神、通窍、袪痰、理气、活血、散风,能够除湿避秽、预防疾病、洁净空气,有益人们身心健康。 艾又名艾蒿、艾草等,燃烧产生的烟雾对化脓性细菌、真菌和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艾中分离出来的棕矢车菊素、苦艾素等,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艾叶油具有平喘、消炎的药理作用。悬挂艾叶、艾烟熏正是利用这些方法,把艾里的有药理活性的化学物质释放出来,在空气中形成天然药分子膜层,像给人们罩上了一个消毒气幕。同时,这些气味会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上的抗体含量提高,达到抗菌、抗病毒、防染病的作用。 以菖蒲、雄黄酒避毒是又一端午药俗。唐五代以来,人们便以菖蒲渍酒而饮。明清以降,雄黄酒逐渐流行。雄黄有杀菌驱虫解五毒之效,常用于治疗皮肤病。现代医学已经证明,雄黄酒有毒,日服0.3克便可致人中毒,现代人应该抛弃饮雄黄酒之俗。端午前后,我国南方很多地方已步入梅雨季节,蚊蝇害虫滋生,人们习惯把雄黄酒洒在屋角墙窗、床帐边缘,以驱邪杀虫,表达避邪驱毒及祈求身体安康的愿望。 肆 每年到端午节,人们都有吃粽子的习俗。相传它起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罗江殉国,以寄托对他的哀思。从此便形成了五月初五食粽的习俗。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主要有两种粽子,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晋代,端午食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这是西晋周处所作《风土记》一书中的明确记载。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称“益智粽”。到了唐代,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唐人姚合“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食粽之普遍。宋代时,出现了用“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元代的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了菰叶的季节局限。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核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今天流行的“火腿粽子”则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 端午食粽是古代社会卫生防疫理念的重要体现。尽管我国南北方的粽子风味、特点和做法不同,却都以糯米和粽叶为主料。中医学认为,糯米味甘性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粽子的配料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 伍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龙舟竞渡是端午最风行的传统民俗活动,也是古代人民驱邪禳灾、强身健体、增强卫生防疫意识的一项水上竞技运动。 “一岁不送,必有疾殃。”据考证,竞渡起源于古老的驱邪祛灾法术,我国各地的划船送灾习俗都脱胎于“命舟送灾”,人们在端午时节采用龙舟将邪恶、灾瘟从河道送走。从隋唐开始,竞渡便初具规模,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广泛的民众基础。 今天用来竞渡的龙船,船分青龙、黄龙、白龙、黑龙等,船身、船上的罗伞旌旗等装饰,以及划手们的服装乃至船桨,都要求同色。湖北、湖南等地的龙舟短则7丈多,长则11丈余,划动时有如游龙戏水。贵州的龙舟由三只独木船联合而成,中间较长的一只称“母船”,船上有鼓手指挥,两边的船稍短,称“子船”。福建的龙舟,船首雕刻的龙,口能开合,舌能转动,栩栩如生。 龙舟竞渡,能有效提高大脑神经活动,增强心血管及呼吸肌功能,强健竞渡者体魄,还对培养团结协作、奋发前进精神具有积极作用,已成为国际、国内正式体育比赛项目。1991年,国际龙舟联合会在香港成立,目前,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龙舟运动,每年约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国际性龙舟比赛。 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传承两千五百多年的端午节是古代先民对天时征候深刻独特的观察与体验后的循理应对,形成了驱邪、祛病、健体、卫生防疫等核心内涵,是古代社会对医药性理、卫生预防事业不断探索求知的具体体现。 端午节张扬护佑生命、关爱健康的生命文化精义和精神,传承丰富的中医文化智慧,承载着先民们对远离疾病、避灾消灾、强健身体的美好希冀和憧憬。疫情当前,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端午节庆机会,更加普及卫生健康知识,不忘端午初心,把端午作为护佑生命、关爱健康的盛大节日,引导公众科学传承弘扬端午文化精华,不断赋予端午节理性科学的精神文化内涵。 护佑生命,守卫健康,古老的端午定将大放异彩。来源:四川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