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莲花寺  怀远县  龙扬镇  鏉忔灄闀

安徽省舒城县阙店乡:追着“椿”光打造富民产业

2025-04-02 10:13  发布:中乡网  
          中乡网舒城讯 阳春三月,走进安徽省舒城县阙店乡转水湾村,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香椿树抽发新芽,“椿”意盎然。“清明后即将大量上市,今年又是好年景。”看着枝头色泽红润、密匝的椿芽,转水湾村第一书记焦旭满怀期待。
         “滴滴滴……滴滴滴……”凌晨5时30分,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焦书记就已经起床了。简单洗漱后,他就赶往村里的香椿产业基地,抢收当天最新鲜的香椿。
 
         棚外寒风吹,棚内春意浓。走进转水湾村的香椿产业基地,一簇簇香椿芽红嫩透亮,挂满枝头,争先恐后吐出红嫩透亮的芽叶,扑鼻而来的是一阵阵清香,充盈着满满的丰收味道,沁人心脾。种植户穿梭其中,正忙着采摘今年的头茬香椿。采摘下来的香椿芽经过筛选、过秤、装箱,即将走进商超、端上百姓餐桌。
 
        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素有“开春第一鲜”之称。这里盛长着香椿树,村庄前后、坡地里、田埂上,到处都是。转水湾香椿已有一段时间的历史,过去,这里交通不便,进一趟县城近1个多小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落后,村民们纷纷外出寻找机会,村庄“空心化”日益严重。2014年,省委编办选派的第六批驻村工作队来到了转水湾村。香椿芽被称为“树上蔬菜”,更是绿色食品,素有“开春第一鲜”之称。工作队发现新鲜的香椿在合肥、杭州等市场上可以卖到40-50元一斤。
 
        现成的土地、现成的劳力。工作队和村两委经过一番调研,决定把村民发动起来,组建香椿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利用房前屋后、抛荒地、空隙地大量栽种香椿。如今,该村已建成年供30万斤的香椿基地1600亩,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发展种植香椿5000多亩。
 
        “香椿好吃,收香椿可不容易!这段时间最忙了,陈书记带着村两委成员天天起早帮我们收香椿,白天也休息不好,帮着我们跑订单销售,真的太感谢了。”转水湾村产业致富带头人程寿康说。
 
        香椿又名春芽,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是蔬菜中的珍品,其含有芳香物质,可以作为调味菜,同时还有很高的食疗价值,一直以来深受消费者喜爱。
 
        转水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后年介绍,近年来,该村通过坚持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持续发展动力作用,积极探索“党支部+党员+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组织、宣传、综治、乡村振兴等部门职能优势,以精品示范村为依托、有机生态农业为载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路径,不仅培育了一批特色农业品牌,也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再利用,这个实践对推动形成产村融合、城乡互补的新型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意义深远。
 
       香椿绿色、营养、保健的优点迎合了现代人追求健康饮食时尚的新潮流,是理想的环保绿色食品之一,具有很大的市场开发潜力,种植香椿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可观。据介绍,苗木定植后7-8个月即可进入采摘期,使用植株矮化技术后,不仅便于采收,而且一年可以多次采摘,打破了传统香椿集中上市时节,错峰抢占市场,经济效益可观。今年以来,市场收购价格喜人,每公斤达50元左右,主要销往合肥、六安,市场效益良好。
 
        下一步,让“阙红香椿”成乡村振兴新引擎,将其着力打造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乡村的一个基础性工作。找准发展主轴、壮大产业“骨架”,同时引进用数字媒体进行推广,集思广益,不断探索拓展销售渠道,一步步打造“树上蔬菜”打造香椿种植、深加工和销售产业链,为乡村振兴写下生动注脚。(文章来源:安徽省舒城县阙店乡 杜晓)
 
 
(编辑:晓东   责编:徐声辉)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