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南充频道讯(记者 图/邓植元 文/李霞)他,扎根基层24年,连续担任乡镇党政主要领导17年;他,经常穿梭在乡里田间,可以和百姓熟悉得拉上家常;他,改变了农民生活状况,增加了农民收入,让农民住上了小洋房,开上了小车…………他就是南充市嘉陵区大通镇党委书记曾夏国,群众提到他,这样说到“经常见到他,给群众的印象好,没有官架子,答应群众的事都做到”。
一个爱民承诺用一生兑现
大通镇位于南充市嘉陵区西部,属典型的丘陵乡镇,成南高速和达成铁路横贯境内,距南充城区仅20公里,幅员面积46平方公里,辖22个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2.46万人。 2006年10月1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该镇泥土地村,指示当时政府“一定要解决好群众的具体困难”,并再三叮嘱“要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2006年12月,曾夏国到任大通镇党委书记。然而,当时的大通镇,交通状况极差,只有5、6个村通土路,无一条水泥路,群众的出行基本靠走路,通村道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农田水利年久失修、良田荒芜随处可见,全镇群众人均收入仅2000多元…… 曾夏国到任后,深入农户调研,找镇村干部座谈,开“诸葛亮会”把脉号诊,问计发展。在走访群众过程中,看到群众收入低、生活水平低、人居环境差……曾夏国在心里默默承诺:摘不下贫困镇的帽子,就摘下我头上这顶书记帽子! 零距离接触群众 “有天落雨,那会儿刚开始建新农村,曾书记下来给我们开会讨论修路、建新村的事,从晚上9点多开到12点。”梓潼庙村的村支部书记赵福泉回忆到。赵福泉任村干部已有15年,他说从来没见到一位领导像曾夏国一样跟群众零距离接触,深入群众,什么事都亲力亲为,群众有什么问题反映给他,他都会亲自下来解决。 在梓潼庙村有个“媳妇熬成婆”的故事,一位嫁来的姑娘,到最后自己都当了婆婆,时间过去20多年了,仅800米长的村公路也未能修好。曾夏国到任后,找群众谈话,了解群众想法,在三天时间内动员群众投资筹劳,另一方面争取相关项目资金,至此,修通了这条20多年“媳妇熬成婆”都没能修通的村道公路。 “你说曾书记啊,我们熟悉得很,以前建新村的时候,几乎天天看到他,他留给群众的印象好,答应群众的事都做到,像以前的那些干部,我们老百姓人都认不到哦,现在的生活好了嘛,新房子也有了,收入也增加了,日子过得比以前安逸了;我们村现在光是小车都有8个,摩托车20几个,以前哪有嘛,都是路修好了以后,大家伙的日子过得好了才有的,你看对面的那些洋房,都是09年后才修起来的”说起现在的生活,村民陈显树露出满意的笑容,提起曾书记,他频频点头,说曾夏国是一位让群众满意的领导。 为建新农村 四次登门与群众沟通 “现在到农业园区打工有800元收入,土地流转1000多元的租金,一年生猪出栏4头,有7000——8000元收入,另外自己种的粮食、喂的鸡鸭等加起来,现在一年全家人的收入有2万多元”,村民陈显兵说起现在的生活,开心地对记者叙说着一项项增加的收入。以前陈显兵家是土房子,有老人、小孩,收入仅靠种地,收入“紧巴巴”。2009年,新农村建设,他不愿意拆掉自己的土房建小洋楼,曾夏国前后四次登门了解情况,与其沟通,最后陈显兵家建起了2层小楼房。 “你看这一片田,以前都用来种植莲藕,三年租期满后,业主没做了,现在正在为他们联系新业主,下周就来看地,让土地流转起来”曾夏国指着陈显兵家外的农田对记者说到“现在全镇农民纯收入才突破8000元,下一步要加强场镇改造,水利方面的设施等,争取到2015年时,农民纯收入突破10000元”。
一套科学决策带来乡村巨变 “回想起曾书记刚到任那会,路不通,只能步行,特别是修路踩点,每天至少走十几公里,多的时候能走二十多公里路”一位在乡镇任职的工作人员说到。 要致富 先修路 到任伊始,曾夏国就提出了“要致富,先修路”的施政方略。亲自到现场考察、到农里田间给群众做思想工作、规划线路、选址……而这一切只能依托于步行。现在大通镇的交通发生了巨大变化,45公里村道公路、15公里机耕道、36公里生产便道蜿蜒盘旋,游走于山村之间。祖祖辈辈“走路不湿脚”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路通了,大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怎么把土地利用起来?怎么增加农民的收入?这成了曾夏国那段时间常思考的问题。 引进业主 像对恋人一样对待业主 经过深入调研、考察加之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曾夏国带领镇党政一班子人,决定以强基础、重招引为主要抓手,改善基础设施、大力优化投资环境,大力招引业主,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成功引进禾林公司、天兆集团、金之源柑橘专业合作社、兄弟牧业、绿康果蔬菜专业合作社等20多个业主。 在三木桥村饲养生猪的业主苏海军是本地村民,回村发展后,召集本地8户农民修建了集中生猪养殖小区,并带动周边50多户人,年出栏7000头猪,产值近700万。生殖养猪小区的刘秋蓉说到“最开始投入了20多万养猪舍,这边可以统一管理,统一购买饲料饲养,还有专门的兽医,比较方便,基本上两年就回成本了,去年600多头小猪,卖了12万多;在此之前,我们全家7口人,年收入只能靠种地,只有2、3万元”。 “我们每个月都会召集散户培训,像我们这8户,3-5天就会进行交流,关于市场管理、市场营销;现在每户农户每年的平均收入是4—6万”苏海军说到。 “老实讲,引业主的过程就是‘恋爱’的过程,牵线搭桥、生根开花,要让恋人成为合法的妻子,就必须主动出击,关心对方、呵护对方、体帖对方、服务对方。”在曾夏国眼里,强化业主带动,要像对待恋人一样对待业主,千方百计把他们“留”下来。 2011年4月,在落实龙池院村10社土地流转过程中,部分群众以土地面积少、租金低为由,拒绝与业主签订协议,面对这两难境地,曾夏国带领镇村干部挨家挨户讲政策、作宣传、算细账,通过一个多月的艰辛努力,最终解决了困扰一年之久的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全覆盖、无缝隙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留住业主,大通镇还为每位业主配备了项目秘书,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参与项目规划,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各种支农、惠农配套政策。还利用中秋节、春节召开座谈会,彼此交流,并专门成立了大通镇果蔬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加强合作社自身发展,带动和促进农民增收。 开展乡村人才直通车 “我们将优秀的‘土专家’、‘田秀才’、‘经纪人’等乡土人才组织起来,集中管理,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优势,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遇到的实际困难,带动农户增收”曾夏国说到,“我们还采取‘支部+协会+专业合作’党组织设置方式,支部书记兼社长或副社长,充 分调动和激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像金之源柑桔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同时也是龙池院村的村支部书记,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柑桔约2000亩;而村民何永生属于有一定技术的“乡土人才”。 “我们这都是组织农户统一培训,到田间现场培训,并定期邀请西南大学园艺学院的专家到园区进行技术指导;并统一管理,统一施肥”龙池院村的金之源柑桔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说到,“这边的村民主要有三笔收入,像村民何永生,将6亩土地折现入股我们合作社,不管我们盈亏,他都可以得到基本分红4200元,他自己是有一定技术的小电工,在合作社打工,一年收入1万元左右,另外果子成熟,到市场变卖后,入股的农民可以根据当年盈利情况得到二次分红”。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大通镇依托产业优势,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大力推广“业主+专合组织+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推行农户以上土地入股保底分红,通过“承租返包”方式获取经营利润。到2013年底共栽优质柑桔1.5万亩,建万头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3个,大棚蔬菜基地1000亩,高标准粮油示范基地2000亩,培育生猪养殖大户200户,年出栏生猪10万头。培育了以荣天柠檬、绿康果蔬、橙缘柑桔、兄弟牧业为代表的农民专合组织22个,吸纳了3000多户农民参与现代农业基本建设。
一腔爱民情怀演绎鱼水深情 书记喜欢和老百姓接触 爱帮人 “曾书记爱帮助人,我们村有一个残疾人,户口一直落实不了,他了解情况后,主动找公安部门协调,帮助农民落实户口”在梓潼村支部书记赵福泉眼里,曾夏国是一个喜欢和老百姓接触,特别爱帮助人的领导,群众有什么困难他都主动帮忙,群众有事反应,他也乐于帮助。 “我们有事都直接给书记打电话,有一次外面的便民路刚修好,结果就塌陷了,我们打了电话,书记亲自下来检查,看到不合格,要求施工方重新做过”在梓潼村村民陈显树眼里,曾夏国是一个凡事亲力亲为的领导。 从2007年开始,曾夏国在镇干部中推行干群联心卡,将干部职务、姓名、联系方式制成卡片,发到老百姓手中,并要求镇干部对老百姓反映的事3天内作出答复。曾夏国说希望这样的举动缩短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让群众感觉领导在办事。 曾夏国到任时,大通镇问题太多,村干部、镇干部散,上班玩电脑等情况比比皆是,工作压力大。至此曾夏国觉得破解工作是难题,要增加老百姓收入,前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深入群众调研,了解实际情况。那会个别干部由于工作作风的改变,工作强度大,加之乡镇经济待遇低又无暇顾及家庭等原因,产生怨言和畏难情绪,个别家属也颇有不满。曾夏国坚持以身作则,自己带头多值班,并抽时间到干部家中走访,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 曾夏国说他只管最大的事情和最小的事情,大的方针政策他督促干部落实,群众反映的小事他要亲自到现场、到基层、到百姓身边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去了解实际情况。 为感谢书记 老百姓送去土鸡蛋 有一次,三洞碑村村民何春兰在当场天给曾夏国送去30来个土鸡蛋,不顾曾夏国的拒绝执意放在办公室。原来她的丈夫去逝后,以前的低保就要取消,可是家境贫寒的她特别需要这份低保,于是找到曾夏国帮忙,曾夏国在了解情况后,发现其家庭情况有很大的困难,家人也出了车祸,收入来源有限,符合低保申请的条件,协调相关部门替她办理了低保。曾夏国领了这个群众的情,感受了她的心意,却没有办法返还这30来个土鸡蛋,后来让村干部给她带了几十块钱回去。 “曾书记,你又下来了啊,中午来我屋头吃饭嘛!”看到书记下来,村民热情地打起了招呼。陈富全是梓潼庙村的村主任,他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情况太多了,曾夏国一个月二十几天都在下乡,来的次数太多,村民对他太熟悉了。前期新农村建设修路、搞产业,甚至把镇上的食堂搬到现场,在村上煮饭。 曾夏国,男,1967年6月生,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3月入党。历任南充市嘉陵区世阳乡团委书记、组织员、党委副书记、乡长;巨石乡乡长、新庙乡党委书记、龙泉镇党委书记;2006年12月,在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大通镇后,调任该镇党委书记至今。在他的带领下,大通镇建起了新村,发展了产业,富了群众,让国务院总理曾经视察过的穷乡僻壤,短短几年时间转变为拥有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样板乡镇。 从1990年到乡镇工作,曾夏国已经扎根基层24载,这期间他为农民办了多少实事、好事已经数不清了;他与群众零距离接触谈心、聊天多少次也记不得了;他带领乡镇干部穿梭在农里田间的身影让多少群众从此记得这位书记也不知道了。24年,他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到任大通镇党委书记后,按照市上、区上领导指示,根据大通镇现状和实际情况走出了一条属于大通人民自己的发展路。实实在在的让90%的村通上了水泥路、让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从2000元增长到8000元、让农民的土房茅草房变成了如今的一幢幢小洋房、让曾经出行靠走的方式变成了如今的摩托车小车…………太多的改变,人们只记得这个领导来了,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 说起过去,曾夏国说有苦也有乐,24年坚持下来也不容易,每次对自己对乡镇干部都说大家努力一把,过了这个坎就好了,可是却面对着更大的挑战。曾夏国说看到农民如今过上了好日子,感觉自己的付出都值得,但是却愧对镇村干部,他们休息的时间太少了;愧对家人,特别是女儿,陪她的时间太少了,没能做好一个好父亲。 谈到未来,曾夏国说大通镇近2万亩土地,如今流转的只有1.5万亩,下一步希望强化产业,让大通成为一个产业发展大镇(柑桔柠2万亩、蔬菜间种1万亩、生猪年出栏10万头以上)、乡村旅游重镇、商贸特色小镇(冷冻库、农产品交易集散地),希望到2015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能突破1万元。今年的工作重点把现有的园区产业管理好,以公路为主的民生工程要做好,安置好水库移民以及完善场镇的配套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