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的事不仅要记在本上,还要挂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这是塔城地区沙湾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驻四道河子镇龙口村第一书记王胜亭记写在民情日记中的一段话,也是他驻村以后坚持不懈做的事。 任职以来,王胜亭以治理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为抓手,抓好民主管理、经济发展、维护稳定工作,全身心地融入群众,每天坚持写“民情日记”,记下群众的大事小事,用实际行动诠释第一书记职责担当,也成为百姓口中的民心书记。 抓民主管理 基层组织强了 翻开王胜亭的民情日记,映入眼帘的是:“看到村里的老百姓都喜欢到村委会大院里听我宣讲,村干部说话有底气了,腰杆也‘直’起来了,阵地也有活力了,我心里也踏实多了。” 以前的龙口村村民对草场划分、土地承包、水井承包等工作开展不到位而怨声载道,上访成了家常便饭。受传统思想影响,村里政治、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制约。此外,村“两委”的松、懒、散也让龙口村成为全镇的重点村。 王胜亭入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落实民主管理。他走访入户邀请群众到村委会,进行几次民主决策会议之后,让老百姓心服了,气顺了,村里的工作开展起来变得容易多了。 1996年遗留下来的草场纠纷问题是村民最关注的事情,在前两批“访惠聚”工作的基础上,王胜亭亲自走访当年任职的6位老同志,与他们促膝交谈。前任党支部书记木回提·阿依达提说起当年的往事:“以前村里没有科学仪器,村干部是用马匹和摩托车测量和分配草场的,导致误差很大,村民不满”。了解实情后,王胜亭决定带领工作队和村“两委”扩大征求意见范围,让群众代表、十户长、户长60多人参与民主决策会议,历经2个月努力,遗留了20年的草场纠纷问题终于顺利解决,还对20份不完善的合同进行了规范。“现在村里经常开会,村民的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村民都有决策权。”村民沙里生·阿林说。 抓文化引领 基层阵地活了 王胜亭在民情日记里这样写道:“把村‘两委’当成家人去关心,就能够事事服人心,事事暖人情,也让这个家里的干部群众的兄弟情更浓。看到这个村子里‘团结花’越开越艳,我带领村民发展致富也更有信心了“。 过去的龙口村文化娱乐生活单一,村委会阵地除了开会和节日活动,很少有人光顾。农闲时节,商店就变成了男人聚集喝酒、赌博的场所,妇女们靠看孩子打发时间,村文化阵地的活动室成为摆设。 王胜亭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让龙口村能歌善舞的民族风“活”起来,尽管王胜亭不善于唱歌跳舞,但他却主动担当起幕后专业活动策划人,自掏腰包给村里购买了音响一体机。现在,只要文化室的大喇叭一响,村民们就络绎不绝聚集一堂,老人们悠闲自得地吃着自带的零食,看着年轻人兴高采烈跳着传统舞蹈《黑走马》,龙口村一片祥和的景象。80岁的乌拉力汗·阿合塔英霞老人一看到王胜亭就说:“我的汉族儿子又来啦,快来坐。” 今年,龙口村还挖掘并表彰了一批好婆婆、好媳妇、好母亲等民族团结先进个人,通过现身说法,教育村民学习身边的模范典型。“这种表彰还是第一次,王书记组织这样的活动非常好,让我们学习到了很多身边的好人好事。”村民孜丽汗·阿宝说。 抓项目扶持 村民生活富了 “农村种地三件事,土地、水源和贷款,土地是村民的命根子,水源是种地的财富,贷款是种地的保障,只有解决好了这三件事,才能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王胜亭在日记中这样写到。 由于龙口村距离县城较远,一直没有引入自来水工程。2015年6月,村上最大的水井突然塌方,村民只能通过到周边农场拉水或自家打井来解决饮水问题。考虑到村民家中压井的水含氟量较高,有害于村民健康。王胜亭果断提出,安全饮水问题迫在眉睫,必须尽快解决。经过多方协调,争取到打井工程项目资金,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问题。 王胜亭还与银行积极协调,还清了历年欠的5.4万元贷款,还免去了11.2万的利息,龙口村变成了“信用村”。更让村民惊喜的是,龙空村50万的惠民生项目也下来了,3.5公里的田间沙石化道路任务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经过一个月的忙碌,平整,宽敞的路面通到了每家每户的田间地头。 王胜亭的日记中写道:“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都是我的兄弟姊妹。”他是这样记载的,也是这样兑现承诺的,凭着朴实无华、踏实肯干的担当,他为村里的干群关系架起了一座“民心桥”。(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