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调研,有群众反映:“乡镇干部不少是‘飞鸽牌’,干上三两年就走,工作不踏实,很难干出长久的业绩。”的确,不少干部因提拔调动,在固定岗位工作时间并不长,“屁股没坐热就走人”,以至于不少党员干部心沉不下来、事干不下去。“飞鸽”干部摆着“走过路过”的架子,揣着“择木而栖”的心思,自然难以干出经得起时间和群众检验的事业。(9月1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有群众反映,一些乡镇干部不少是“飞鸽牌”的,干上三两年就走,工作不踏实,很难干出长久的业绩。这并非群众的虚妄之言,某种程度上讲,在一些乡镇的确存在。
从个人角度看,一些乡镇干部之所以成为“飞鸽牌”干部,主要还是源于党性不强、事业心不强,没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精气神儿。这些干部觉得学典型“太高”,不如“随大流”好;学先进太累,不如轻松自在好;学理论“太深”,不如“不求甚解”好。尤其是有些乡镇干部想挖空心思“跳农门”,到机关大院去工作,图安逸自在。更有甚者,一门心思的想擢升,削尖脑袋往上爬。如此较为严重的私心杂念,怎能做到心无旁骛的干事创业呢?从组织的角度看,相关组织部门缺少通盘考虑、长远考虑,一些乡镇干部才干上三两年,工作刚上手、刚有点儿起色,就被调走了,无论是领导团队还是基层群众,总有些无所适从的感觉。
毋庸讳言,一人一思维、一人一政策,乡镇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不能“走马灯”似的换个不停,否则就难以可持续施政,乡镇也难以可持续发展。其实,人民群众需要坐得住的干部,需要待得住的干部,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显而易见,持有“飞鸽”心态的干部,与当前从严治党的政治生态背道而驰,与脱贫攻坚的时代使命格格不入。对此现象,有关部门亟需正视,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引导和监管,另一方面要出台奖惩制度,真正让乡镇干部能沉下身子、埋下头来,在绿色的田野上辛勤耕耘,收获满满的希望。(长江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