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资产20多亿元、村民年人均收入7万多元的“龙江第一村”——兴十四村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 “红火的好日子,是付书记带着咱们干出来的!”乡亲们这么说。 “拼上身家性命,也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1956年,山东省响应党中央号召,向黑龙江省移民,开垦北大荒。临沂县有428名村民响应号召,来到甘南县兴十四村。 说是个村,可别说房子,连树都没一棵。放眼望去,全是荒原,大风刮得人直不起腰,沙子打得脸上生疼…… “大队食堂每顿饭能用8斤苞米面,蒸出240个窝窝头。全掺的甜菜渣、豆角皮、苞米瓤。”年近八旬的刘赫亭老人回忆。 日子太苦了,大部分移民无法忍受,陆续返乡。最后,只留下36人。 1970年,21岁的付华廷当上村党支部副书记。1972年,乡亲们选付华廷当村党支部书记。付华廷发誓:“就是拼上身家性命,也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绝不让一个人掉队,绝不让一户受穷!” 1970年,为了实现机械化,付华廷和乡亲们东拼西凑,筹了8000多元钱,用一个多月,背回来1000多个零部件,组装成了村里第一台拖拉机。 改革开放后,为发展村办企业,付华廷背着煎饼,坐硬座火车跑北京、下上海,寻商机、找市场。饿了,就啃口饼;渴了,就喝凉水;夜里,就住澡堂子。 有一次,建厂需要请一位专家。专家事多人忙,不大愿意为了一村办企业出马。付华廷嘴皮磨破、口水说干,差点儿下跪磕头,才感动了专家。 付华廷说:“就图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 “跳出农村看农村、跳出农业看农业,兴十四村就有搞头” 改土造田、挖渠筑坝、购买农机、打井抗旱……多年愚公移山式的苦干,兴十四村硬是把4万多立方米河泥,搬到了3300亩贫瘠的耕地里,把600多亩高低不平的沙土地变成了良田,“靠天吃饭”成了历史。 填饱了“瘪肚子”,付华廷还要鼓起乡亲们的“钱袋子”。 话好说,事难办。兴十四村是有名的“三靠三不靠”: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不靠山、不靠海、不靠城市。要发展,凭什么? “跳出农村看农村、跳出农业看农业,兴十四村就有搞头!”付华廷的话,铿锵有力。 生产现代化。改变传统种植方式,打有机牌,走特色路,建成1000多栋温室大棚;购置大型喷灌100多台套,耕地实现100%高效节水喷灌;建设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农业机械化,“1000多亩地,只用一人管。” 农业产业化。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付华廷就带领乡亲们创办小酒厂、罐头厂、乳品厂,发展村办企业,1990年扩建甜蜜素厂;1994年建起柠檬酸厂;2000年建起了淀粉厂;2002年组建富华集团成功上市;成为黑龙江第一家以农业板块上市的公司…… 产业多元化。兴十四村名气越来越大,村里顺势建起村史展览馆、村民别墅群、影视拍摄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森林防火观光瞭望塔等30余处旅游观光景点。 几十年苦干实干,兴十四村建起了拥有35家企业、1800多名员工、23亿多元总资产的黑龙江富华集团,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先后受到国家、省、市各级表彰奖励500多次。 一个“三无村”“三靠村”,一跃成为“龙江第一村”。 “只要我干一天,就要让乡亲们说共产党好” “做梦都想不到,咱农民大老粗,也能住上这样的花园别墅。”37岁的村民马春波乐呵呵地说。 2005年,他一家住进了这栋气派的小别墅。“造价是35万元,我们只花了13万元,其余的钱都是村里拿的。” “只要我干一天,就要让乡亲们说共产党好!”这句话,付华廷说在嘴上,记在心上。 1981年全村居民住房实现砖瓦化,兴十四成为全省第一个砖瓦化村。 如今,村里建起花园别墅136栋、公寓楼34栋,全村80%的农户住上花园式别墅,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和宽带全部入户;村民实行退休制,全部纳入社保和新农合医疗,65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免费供应200斤大米、100斤白面,每月享受120元的生活补贴费…… 兴十四村富了,但家人却没沾过付华廷的“光”。打当村支书那天起,付华廷就立了三条家规:一是凡是村上的事,不准家里任何人掺和;二是凡是村里的人,无论谁找上门都要以礼相待,但绝不许家人收礼说情,不准偏亲向友;三是凡是要求村里人做到的事,自己家人必须先做到。 家人常说:“华廷是给村里干大事的,我们不要给他添麻烦!” “画”一样的兴十四村,“牛”一样的付华廷。从年轻小伙儿干到两鬓斑白,付华廷一干就是40多年。“撸起袖子加油干,兴十四明天会更好。”他常常这么说。(郑少忠 谢振华) 原刊于《 人民日报 》( 2018年03月01日 06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