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楼旧颜 湘潭在线4月10日讯(通讯员 陈霞)万楼,又名文起楼、文昌阁,位于湘潭市雨湖区宋家桥(湘江铁路桥下游约500米处),濒临湘江。万楼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万楼主体建筑因失修垮塌,60年代,其附属建筑观音阁失火被焚毁,唯杰灵台最坚固,经风吹雨打,台基保留至今。可以说,万楼见证了湘潭“小南京”、“金湘潭”兴盛繁荣的辉煌历史。 从老一辈湘潭人口中打听万楼,令人意外的是,除了对新建万楼的相关印记之外,对于其历史沿革,竟少有人知悉,人们只知道下游不远处有个文昌阁遗址。那么,最初的万楼是什么样子?在湘潭的历史中,万楼到底有着怎样的地位?它的兴衰沉浮又能折射出怎样的历史变迁?带着这种种疑问,我们采访了中国明史学会理事、湘潭著名文史专家何歌劲先生,由他带领我们一同翻开史册,寻找万楼所留下的历史记忆。 万楼的由来 中国古代的楼阁,种类繁多,形式丰富,功能不一,每一座楼阁都有其特殊的艺术形象及文化背景。“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县府,都喜欢修建楼阁。”何歌劲说:“楼阁是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也是百姓安居,社会稳定的一种体现。” 倡议和修建万楼的是湘潭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县令之一包鸿逵,由湘潭籍京官李腾芳为其取名“万楼”,并撰有《万楼记》。万楼初建时,“台高三十尺,楼高四十尺,离波之面已七十尺矣。用石三十万尺,用木三千个。其作而成之岁月,与南山之塔(指宝塔)同,而费之数亦如。”由此可见,万楼与宝塔建于同一时期,在历史上是齐名的。明清时一尺合约现在的31.1厘米,由此也可以推算出万楼最早的规制。 万楼作为湘潭历史上的标志性建筑,兴建的最初动因是出于在湘水平迤处设楼镇之,以配上游突兀的壶山。据何歌劲讲述,这是从环境科学的角度来考量的,认为不如此则一邑之脉无以为之“留”,关系到地方的兴衰成败。兴建万楼,可以聚财敛气。 李腾芳在其《万楼记》开篇中有写道“邑之形如展幅绡,上下两出如左右手……邑人以为弗善也。或是之以告于令包侯,谋筑石为台,堑沙截波,覆之以楼。”由此可见,窑湾石嘴垴位于湘潭城西边湘江上头,万楼建于湘潭城东头湘江下游,并于河东的宝塔隔江相望。三者呈三足鼎立之势,既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美,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 取字于“万”,意寓美好 关于万楼的取名,李滕芳在其《万楼记》中也有写道,“万,数之大也,邑从此而大者也”。“万”是古代数字的最高位,李滕芳用“万”字取名,寓意湘潭从此越来越繁盛、强大。另,何歌劲认为,取字“万”,也跟当时的年份“万历”有关。 他表示,在中国古代的风水观念中,如果说某地风水好,那里就会出人才,而中国古代出人才的主要标准就是读书做官。万楼建成后,其两位主要亲临者先后都升了官,县令包鸿逵擢升为御史,李腾芳更是官至礼部尚书,卒后被赠太子太保,谥号文庄(其作品多收录于《李文庄公集》,《万楼记》为其中一篇),福荫子孙后代。 “我们今天来重建万楼,显然要传承前人建楼的主旨与精神,特别是要突出‘万’字的含义,充分展示湘潭人立大志、蓄大气、做大事的独特胸怀和品格,而不是简单地对前人的建筑进行重复。”何歌劲说。 六修万楼,见证湘潭兴盛 建成后的万楼饱经沧桑,同中国许多古代名楼一样屡毁屡建。400年来,万楼先后经历了5次重修,而今已是第六次。据何歌劲统计,首修万楼存在了29年,二修楼存在了约30年,三修楼最多存在了66年,四修楼存在了不到30年,五修楼毁于上世纪中,约存在了155年。万楼存在的时间总计约310年,占了总时间长度的79%。 据史料记载,每当万楼兴起的时候都是湘潭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时期,在湘潭人民心中,万楼的兴起已经成为湘潭兴起的象征和见证。因此,古人有“乱世修城,盛世修楼”的说法,湘潭亦有“万楼兴,湘潭兴”的民谚。 “其实,初建也好,重修也罢,都是社会稳定和谐之时,官民共同努力、齐心协力的结果。”何歌劲说道:“我们有必要对今天以前的历史进行总结概括,建起一座更加辉煌、更加壮观的新万楼。” 如今,万楼已岿然屹立在湘潭这片红色的土地之上,与母亲河湘江日夜为伴,护佑着千千万万湘潭人民,也见证着湘潭在经济发展大潮中的雄姿英发。万楼不再仅仅是一座古建筑楼阁,而是成为了湘潭人民的精神寄托和信仰,她承载了湘潭人民对这片土地蓬勃发展的深切期望和美好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