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杏林镇  as  华州区杏林镇

安居富民工程真正成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建设美丽乡村 共享幸福

2016-08-06 14:54 亚心网

 整齐漂亮的楼房,凉亭、树木、绿草和休闲小广场一应俱全,这不是城市里的小区,而是在米东区长山子镇吉三泉村新建的安居富民房——金穗苑小区。在这里,城市与农村没有了差距,农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乡村变得更加美丽。

俯瞰长山子镇金穗苑小区。      长山子镇金穗苑小区内,马艳琴的家非常宽敞,装修得也非常漂亮。

俯瞰长山子镇金穗苑小区。 长山子镇金穗苑小区内,马艳琴的家非常宽敞,装修得也非常漂亮。

 村民住楼房环境不输城市小区8月2日,记者走进吉三泉村村民马艳琴的家,她家的新房刚装修完毕,家里彩电、冰箱、沙发、餐桌、茶几等家电家具一应俱全,屋子装修得非常漂亮。

“我们村以前都是土坯房或砖房,没有上下水和暖气,路基本是泥土地,下雨外出满脚是泥,村里也没有干净的厕所。”马艳琴说,2014年镇上开始搞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她和老公便报了名,楼房盖得非常漂亮,小区还有配套的绿化、游园、广场,一点不比城市小区差,家里人都非常满意。

马艳琴家的新房面积为115平方米,每平方米不到2000元,政府补贴5万的同时,还给予5万元的贴息贷款,剩下的钱他们自己支付,“很划算”。

长山子镇党委副书记王明说,2014年长山子镇结合新农村建设,推进安居富民工程建设,总计规划了4个集中村,其中金穗苑小区就位于吉三泉村,总计有30栋楼房958户,周边16个村申报安居富民建房的村民集中在金穗苑小区。

“我们在推进安居富民工程建设时,提前做好乡村规划,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和田园米东建设的要求,围绕安居富民来改变农村的基础设施。以金穗苑小区为例,这里的软硬件条件不输城市小区,通水、通气、通电、通路,小区环境优美,楼房设计上还具有回族花儿的设计元素,让安居富民房成为农村一道靓丽景观,让农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王明说。

安居富民建设美丽乡村

如今,当你行走在新疆建有安居富民房的地方,你会发现,各地安居富民房的设计风格不尽相同,但这些新房都成片成景、配套完善,极大改变了原有农村落后的村容村貌,成为新疆的美丽乡村。

2011年3月,哈密市大泉湾乡圪塔井村以整村推进的方式实施安居富民工程,新建一片占地664.2亩的“金圪塔社区”,并于2012年5月竣工。这也是大泉湾乡整村推进示范社区建设项目,修建安居富民房760套,并配建了幼儿园、文体活动中心、卫生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完成了集中供暖、供排水、强弱电、社区道路、太阳能路灯、中水回用污水处理系统、垃圾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为农民群众营造了一个环境优美、幸福和谐的安居富民社区。

同样的变化在喀什市乃则尔巴格镇也能看到,这里一幢幢漂亮的安居富民房昭示着当地群众居住条件发生的崭新变化,环村水泥路延伸到家家户户,粉饰一新的墙颜色鲜艳,规划整齐的田地间有劳作的农民,村巷两旁还栽着成排的白杨树,构成一幅美丽安宁的田园图景。

喀什市围绕安居富民建设,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思路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突出农民群众需求、农村居住功能和生态宜居理念,全力打造宜居喀什。

在英吉沙县,当地结合安居富民工程,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从2012年开始,以整村推进的方式,沿城、沿路、沿街、沿景点建设,突出“新民居、新设施、新环境、新景区”,有效改善了百姓的生活居住条件。

2013年,该县将安居富民工程与旅游业有机结合,突出英吉沙小刀制刀工艺和民艺土陶,倾力打造“小刀”、“土陶”一条街,带动了地方旅游文化升温,增加了农民收入,使得乡村村容、村貌全面改善,把农村建设成为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

规划先行让乡村变美丽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海拉提·巴拉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和高起点、高水平,5年内全面完成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2年内完成所有村镇规划编制任务”的工作目标。自治区在财力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拿出8.34亿元完成了所有12个地州域城镇体系规划,24个城市、68个县城、785个乡镇总体规划和8839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的目标,这在全国也非常少见。

同时,坚持“一村一规划、一户一设计”,突出以人为本,尊重建房农户自主选择,在保证抗震设防要求、满足居住功能、完善配套设施的基础上,注重体现当地自然风貌、地域文化、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确保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积极培育庭院经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力争做到“建一片新房、成一片新村”。

安居富民工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结合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扶贫攻坚、民生建设、产业发展等,让农民安居乐业,改善农村面貌和经济发展,最终让农民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变化,让安居富民工程真正成为各族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曹华 张万德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