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安徽讯)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冉庙乡新杨堂村冯庄,一处青瓦白墙的齐檐小院掩藏在一栋栋三层楼房中,这就是冉庙乡新杨堂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处小院其貌不扬,默默无闻,但自建成以来,却迅速变得家喻户晓,影响着村民的生活,新时代文明在这里生发。
变废为宝,废弃小院华丽变身
新杨堂村文明实践站的前身是一间废弃农家小院,多年来无人居住,荒废已久。在计划建设新杨堂村文明实践站之初,由村干部提议进行改建,在节省建设成本的同时又能将古朴的建筑韵味保留下来。经一个月的翻新、改建,摇身一变成为蕴藏着丰富文明内涵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精心规划,美丽小院功能齐全
如何节约成本,让投入资金发挥最大作用,让文明实践站的功能既符合群众需求,又能为群众所用,为群众喜爱,这是建设之初多方所考虑的。经过深入探讨、精心规划,在新杨堂村文明实践站内设立了“两馆一屋一堂一市”。
“两馆”是记载村内历史及乡贤的记忆馆和农村博物馆。历史及乡贤记忆馆内的墙上悬挂着讲述乡贤及成功人士典型事迹的展板。在这里,可以一览村内杰出乡贤的风采,常有村里的年轻人来到乡贤记忆馆一览本村杰出青年的风采,在心中默默树立了榜样。馆内陈列的每件旧家具无不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老旧的样式,斑驳的痕迹,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让今天的我们了解过去,珍惜当下,更不忘奋勇前行。
“一屋”为农家书屋。屋内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许多文化书籍,从文化名著、古典诗词到如今大受追捧的《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这些书大多内容丰富,让人百看不厌、爱不释手。平日里,经常可以看到来农家书屋看书的群众,也有将书借阅回家细细品读的。这让群众在闲暇之余有了消遣的去处,为村民提供了一方带着书香的精神角落。
“一堂”为文化大讲堂。在这里村民可以聚在一起共同议事,参与村内重要事情的决策。遇到邻里纠纷、矛盾,大家摆到明面上进行讨论,由村内德高望重的乡贤主持,纠纷与矛盾得到妥善解决,矛盾双方冰释前嫌,邻里关系和睦如初。乡党委政府每月组织开展两场政策知识讲座,内容涵盖扶贫、扫黑除恶、社保、就业等方面,为村民提供学习知识与政策的途径。
“一市”为爱心超市。爱心超市以志愿服务为原则,以解决群众,特别是部分困难群众生活必需为目的,通过参与义务劳动获得爱心积分,用爱心积分兑换实物的方式,引导群众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理念,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定向到村捐赠的各类物资汇总,搭建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物质发放平台,解决群众实际生活需求。凡大力支持村级公共事务、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踊跃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争先创优,有益于村级各项事业发展的家庭或个人,均可累计相应分值。
物尽其用,文化活动成效显著
自文明实践站正式开放以来,从名不见经传到家喻户晓,从无人问津到门庭若市,这个小院用内涵发声,获得村民认可。在这里一场场道德宣讲、政策知识讲座、文艺演出等常常座无虚席,也常举办由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大型专家义诊。在最近举办的农家书屋读书研讨会上,更是涌现出了许多爱书人士,他们的读书心得体会写出了对文化的思索和对知识的渴望,让我们一览其文化风采。
“各位乡亲们,现在我们村拥有了文明实践站大家高不高兴啊?”近日,在新杨堂村文明实践站大讲堂内,新杨堂村驻村点长宋飞腾向村民问到,回应他的是阵阵掌声和村民一致的肯定答复。
冉庙乡党委书记宫亚南表示:“新杨堂村文明实践站承载了村里悠久的历史,也为群众提供了丰富文化生活的场所。自开放以来,每到举行活动的时候便有许多村民闻讯赶来,逐渐形成一股风尚。接下来我们将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全力培育新风、传承家风、弘扬村风,让更多村民享受到文明实践站带来的益处。”(特约通讯员: 刘欣)
责编:冬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