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巨书代表(右一)向市、县人大常委会领导介绍有关情况。 丛木村地处高县庆符镇和文江镇两个大镇之间的中心地带,翻身河横穿全村,幅员面积5平方公里,拥有10个村民小组2488人。作为丛木村的当家人,村委会主任严巨书始终把带领全村村民增收致富奔小康放在重要位置,因地制宜,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的幸福路。 丛木村有一条早在1986年建成的泥石路——牛王石公路,十几年来,该路一直没有得到硬化,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给村民的出行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也严重地影响着丛木村的经济发展:农产品输出“萝卜搬成肉价钱”。因此,村民要求硬化此段公路的愿望一直特别强烈。2011年1月,刚被选为丛木村村委会主任的严巨书把硬化该路作为了他上任后的首要任务。 严巨书在全村范围内发动村民筹资硬化公路,大部分村民都积极响应,但有一些离该路段比较偏远的村民却有抵触情绪,认为自己享受不到硬化牛王石公路带来的实惠,致使集资一度陷入僵局。如何让所有的村民都能参与到硬化公路这一民生工程上来,成了摆在严巨书面前的头等大事。严巨书一方面跑县交通局和县扶贫移民局争取到了17万元经费,一方面带领村委会一班人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讲明公路硬化后的种种好处,如果实在不想出钱,可以采取投工投劳的方式参与其中,最终与所有村民达成了硬化公路的协议,自筹到资金13.5万元。 严巨书带头参与公路工程建设,发动村民厉行节约,发扬敢于担当、敢于碰硬的精神,苦干加巧干。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又借款4万元,最终使得牛王石公路于2011年11月31日顺利完工,解决了800多名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减少了农产品运输成本,仅朝天椒一项,人平就增收1200元。 丛木村三组是该村唯一没有通公路的组,三组的村民对修公路的要求十分迫切,这也成了严巨书的一块心病。由于三组地处偏远,要修公路还必须横穿骆家村四组、五组,如何协调骆家村两小组的村民参与修路,如何解决土地问题和资金问题,都是棘手的难题。 严巨书首先在三组召开村民大会,以“一事一议”财政补贴项目建设为契机统一了三组村民的思想,然后多次去骆家村沟通协调,动员村民共同建设这条便民路,最终与骆家村四组、五组村民达成了共建协议。两个组的村民自筹资金,义务投工投劳,组建监督组、财务组进行全程监督,申请“一事一议”财政补贴。2012年3月开始筹资,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毛路施工建设,同年11月15日完成了公路硬化,结束了丛木村三组不通公路的历史。这条通组公路的修建,得到了两个村村民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在担任丛木村村委会主任之前,严巨书一直有着不错的收入。严巨书于1995年高中毕业后去北京某部当了三年兵,1998年退伍后在高县交警大队当协警,2000年应聘到高县人民银行看守金库并兼职水电工,收入可观。2005年,由于银行金库撤销,严巨书应聘到宜宾天科电器厂从事电工工作,并当上了电工班班长,每个月有1000多元收入,加之他在工作之余又接了一些水电安装的活,有时月收入可达5000余元。2011年1月,当选为丛木村村委会主任后,严巨书为了一心一意做好村委会主任的工作,他毅然放弃了电工班长一职,也没有时间再接水电安装的活,每月只拿1000多元的村委会主任补贴。尽管收入少了很多,但严巨书无怨无悔,能够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奔小康,能帮助村民解决许多实实在在的问题成了他最大的快乐与幸福。 目前,丛木村60%的村民已实现了一米宽的水泥路入户,105户村民已经用上了天然气,全村已实现了宽带全覆盖。 2011年11月,严巨书当选为高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后,为了更好地向村民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严巨书挤出休息时间自考法律大专,在提高自身文化和法律知识以后,通过他的讲解,村民更清楚地感受到了党和国家惠农政策的温暖。2011年以前,丛木村每年的矛盾纠纷有40多起,如今已经降到每年20余起。在努力帮助村民调解矛盾纠纷的同时,严巨书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巧妙利用村民的发展思路,因势利导化解村民潜在的思想矛盾,使得该村连续几年无一起上访事件,受到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 严巨书关爱村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位老大妈去村上办老年证拿不出工本费,老大妈想不通办个老年证还要掏钱,就不想办。严巨书看到后,主动掏钱帮她垫上,让老大妈顺利地办到了老年证。 自当上村委村主任以来,严巨书每月至少有26天时间在为村里发展奔波操劳,实在忙不过来,他就利用周末组织各小组组长开会讨论村里的事务。有时晚上九、十点钟了,还有村民来家里找他办事,虽然白天忙碌了一天,但严巨书仍笑脸相迎,第一时间为村民处理问题。如果有村民忙不过来,又遇到急需办理的事情,他还会上门为村民服务。 “人大代表人民选,当好代表为人民”。严巨书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认真履行自己村委会主任职务的同时,严巨书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县人大代表的身份,他把平时的工作或专程调研后了解到的情况,将基层群众的心声带到了县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请求解决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待遇的建议》、《关于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问题的建议》、《关于加大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力度的建议》、《关于提高在职村干部待遇,解决保障,及离职村干部保障待遇调整的建议》等涉及农村、农民的数条建议、意见。由于他的出色履职,2013年,严巨书被高县人大常委会评为该县首届优秀县人大代表。 对于丛木村的未来,严巨书根据该村的整体布局和基本定位,确定“一村两品”(即金果梨、蔬菜品牌)和“两区三点一中心”的发展前景,“两区”即千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区,特色林果种植区(千亩金果梨);“三点”即三个主要村民聚居区;“一中心”即农村生活体验中心。通过“两区三点一中心”建设,将丛木村打造成为产村相融示范村、乡村休闲旅游示范村、高县县城的菜园子,争取2018年全面迈入小康。 严巨书说,作为一名县人大代表和村委会主任,我还要更加努力,更加密切联系群众,多关注民生,倾听民声,反映民意,为老百姓多办事,办实事,谋划好发展思路,争取在未来几年内把丛木村建设得更加美好,使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我们相信,丛木村在严巨书的带领下,一定能早日建成一个幸福、富裕的社会主义小康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