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饭膏粱,维系万家;柴米油盐,关乎民生。食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与城乡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餐桌上的民生”、“舌尖上的安全”。 面对市场主体的多元化、食品营销方式的多样化、农村传统聚餐习俗的延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难度正不断加大。如何才能让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群众吃上更放心、更安全的食品?制度的创新与落实,无疑是最好的措施。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宝兴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宝兴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立足食品药品监督工作实际,积极探索,于2013年创新制定并落实农村群体性聚餐“3327”监管制度,旨在更好地确保全县群众饮食安全,杜绝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责任落地 实现食品安全监管全程全覆盖 “我想申请参加农村流动厨师的培训,需要经过哪些环节?注意哪些事项?”8日一大早,从外地厨师学校学成归来的宝兴县五龙乡村民骆志鹏便来到五龙乡政府咨询。“培训合格后,将进行健康体检、建立个人档案,并签订责任书。年终考核达标,还有奖励。”骆志鹏得到了明确的答复,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厨师,食品安全是首位。 农村流动厨师持证上岗机制,是宝兴县针对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制定的诸多措施中的一项。 为确保农村食品安全,宝兴县制定了食品安全“3327”监管模式,即落实地方政府、监管部门、举办者“三方责任”,抓住落实备案、强化宣传、现场检查“三个突破口”,抓好农村厨师、协管员“两支队伍”建设,建立“七个长效”机制(申报备案机制、现场检查机制、信息反馈机制、农村流动厨师持证上岗机制、考核奖励机制、乡镇和部门协作机制、信息报送机制)。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这一制度已逐步在宝兴县9个乡镇实现全覆盖。 落实地方政府、监管部门、举办者“三方责任”方面,县政府要与乡镇政府、部门一把手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乡镇政府分管领导要与食品安全专干、协管员和厨师分别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而协管员也必须与举办者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从而形成监管责任环环相扣,确保食品安全责任落地发挥实效。 建立长效机制方面,该县先期建立了农村群体性聚餐申报备案制度、现场检查机制、信息反馈机制,由村组干部和协管员主动收集报备本地群体性聚餐信息;报备后派遣食品安全协管员、卫生防疫人员现场检查,填写检查表,并与举办者签订食品安全承诺;每月向监管部门上报备案情况。 与此同时,宝兴县还通过深挖农村流动厨师、行政村协管员两支队伍的潜力,让他们成为食品安全常识进村入户、入脑入心的“扩音器”和“播种机”,从而持续营造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管安全的良好氛围。 成效初显 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明显增强 按照《宝兴县农村集体聚餐管理办法》,2011年,宝兴县将大溪乡定为开展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试点乡。3年时间过去了,如今的大溪乡,食品安全方面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跃然呈现。 据统计,2011年度,大溪乡累计应报农村集体聚餐58家,实际备案48家,实施现场检查48家。2012年度,全年累计应报农村集体聚餐70家,实际备案68家,实施现场检查68家,备案率同比上升;全乡未发生一起群体性聚餐食品安全事故,监管工作初见成效。 随着农村集体聚餐监管模式在该县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大多数群众在流动厨师的督促和帮助下,在举办集体性聚餐前,均主动向乡村组申报备案,备案率明显提高;村组干部的积极性也得到有效调动,主动上报备案、积极参与现场检查和宣传等工作,从而促进全乡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得到巩固和增强。 试点成效显现,推广不断跟进。2013年,宝兴县食药监局在全县全面推广农村集体聚餐“3327”工作试点经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创新,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大力协作,农户积极参与,全县监管备案率从2011年的82.7%,提升到2012年的97.1%。截至目前,全县未发生一起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事故。 此外,食品安全专干、协管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小安全融入到大安全监管工作中,该县将食品安全专干、协管员与道路交通安全专干、协管员进行有效整合,全县所有乡镇均有食品安全专干,全县55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均有了食品安全协管员。 “农村食品安全工作每年都被列入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宝兴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为确保食品安全机制落到实处、发挥实效,宝兴县已将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对各乡镇的年终目标考核。 持之以恒 营造良好食品安全氛围 今年7月,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推出了我省首个《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宝兴如何对照“两个办法”,在全县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氛围? 对此,宝兴县食药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总结“3327”监管制度以及所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对照“两个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宣传贯彻力度,将宣传工作落实到人头。今年9月前,将召开全县食品安全协管员培训、秋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培训。 在切实加强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确保基本具备与监管实际需要相适应工作条件的同时,宝兴县食药监局注重宣传培训的渠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和内容通俗化,通过编排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宣传画册、视频短片、谚语短句等,大力推进“两个办法”宣传活动,教育自办宴席承办者、学校食堂负责人和厨师守法诚信操作,引导广大师生、农村群众科学安全聚餐,增强食品安全风险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氛围。 据了解,宝兴县食药监局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建立电话、信函、来访以及网络等多种举报途径,面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电子邮箱以及通信地址;实行24小时值班制,受理投诉举报;在承办投诉举报案件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行政执法程序,认真书写执法文书,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做到严格依法行政,全力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