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虒镇历史悠久,是大禹文化发祥地,绵虒的路边经济盛极一时。因“7.10”泥石流灾害导致国道213中断,群众失去增收致富的来源,在汶川全域旅游发展中处于边缘地带,急需在2018年国道通车前恢复绵虒的第三产业,带动近5000余群众的产业致富,再次上路。
“7.10”前绵虒路边经济红红火火,50余家个体餐饮企业及农家乐,樱桃园等干果的采摘体验能为近5000余群众人均增收5000余元;灾后重建成果未得到利用,投资上千万元的绵虒老街、大禹祭坛、文庙等景观没有发挥价值、基本闲置;旅游配套公共设施不完善;旅游公厕只有1个,休闲休息配套设施缺乏,对国有资产的打造有待提升;绵虒国道沿线8个村4000余人土地灭失严重,近50%的30岁以上青年闲置无业,急切需要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来带动群众致富;绵虒板子沟还有上千亩的彩林及原始生态体验游有待开发,5公里的道路及1公里的观光走廊需硬化。
建议:请县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绵虒镇旅游发展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及道路硬化的问题。(汶川县政府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