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在此过程中,贵州极贫乡镇的脱贫工作便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需要精准把脉极贫的症结所在,进而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打赢这场极贫乡镇的脱贫攻坚战。
相较于普通的贫困乡镇,极贫乡镇的贫困程度更高、发展环境更加恶劣。从贫困程度看,极贫乡镇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更低,贫困发生率更高,贫困人口规模更大;从发展环境看,极贫乡镇往往距离中心城镇更远,资源禀赋状况更为低下。从对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进行调研的实际情况看,贫困程度更高和发展环境更加恶劣两个指标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两空三差”。所谓“两空”是指缺乏产业支撑导致极贫乡镇经济发展的“空壳化”,以及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导致的“空心化”;所谓“三差”是指基础设施条件差、生产生活环境差和劳动力素质差。
造成“两空三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而言,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二是组织化程度低;三是生计资本运筹能力低;四是贫困农户主体参与程度低;五是市场发育程度低。市场意识欠缺、市场形态匮乏、市场基础设施落后、要素市场不发达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极贫乡镇的市场发育程度低,难以同经济发达地区实现有效的市场对接,进而导致极贫乡镇脱链于现代市场经济,难以借助市场的优势摆脱贫困。
面对多种原因在长时期内综合作用导致的极贫问题,只有抓住根本、多措并举、综合施治,才能真正打赢极贫乡镇脱贫攻坚战。为此,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综合布局、系统安排,有序稳妥扎实推进。
强化极贫乡镇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极贫乡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首先要大胆创新极贫乡镇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加速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尽快解决极贫乡镇在交通、能源电力、水利、通讯、教育卫生、文体、社保等涉及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历史欠账问题,彻底治愈“贫困综合症”,为实现2020年脱贫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总抓手,切实提高极贫乡镇基层的组织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要“建设好农村党支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加强极贫乡镇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和水平,有助于将党的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扶贫优势,从而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带动其他各类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加强了,脱贫工作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同时,还要切实强化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不断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配套组织建设,大力提升极贫乡镇基层的组织化能力。此外,要积极支持和鼓励推进各类村级经济组织建设,夯实极贫乡镇农村组织化的经济基础。
坚持提高生计资本质量与优化生计策略并重,切实提高贫困农户生计资本运筹能力。首先,要着力提高极贫乡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降低交易成本,改善自然资本,增益社会资本;其次,要采取各种方式尽快增强极贫乡镇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为各项脱贫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可靠保障;再次,要牢牢抓紧抓好教育和健康两项工作,补“脑子”,强“身子”,切实提高极贫乡镇的人力资本质量,为增强极贫乡镇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基础保障;最后,要创新工作方法,在坚持资本积累与资本集聚相结合的同时,探索多样化的有效汇聚资本的渠道,通过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农村金融市场,来打通金融资本的“任督二脉”,消除农户生计过程中的资金瓶颈。
激发贫困农户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切实提高他们对扶贫脱贫工作的参与度。贫困群众要真脱贫,首先要精神脱贫。为此,要大力实施“精神文明脱贫工程”,以村级道德讲堂、农家书屋、文化大院、文化墙等为阵地,汲取村落文化精华,选树脱贫致富典型,营造脱贫致富氛围,增强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主体意愿,从而彻底唤醒贫困农户“想致富”的意识,切实提高贫困农户参与脱贫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可以说,实现了贫困农户的精神脱贫,脱贫攻坚就成功了一半。此外,还要积极实施“产业养育”工程,转变贫困农户在脱贫工作中的结构性劣势,让贫困农户在扶贫资源分配中处于优先位置,消除贫困农户“能致富”的障碍,以多元化的产业发展解决极贫乡镇农村的“空壳化”和“空心化”问题。
大力推动现代市场与极贫乡镇的对接,切实提高极贫乡镇的市场发育程度。这是极贫乡镇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为此,需要着力把握三个环节,首先,要以法治精神引领市场经济发展,以现代法治观念的不断强化来逐渐消除小农意识的干扰和影响;其次,要遵循市场规律,按市场规则运作。要借助市场机制,实现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市场的有效对接,有序推进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各类生产要素的跨区域合理流动,不断增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能力。最后,要构筑建制性权力体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此外,为保障上述三个环节工作的有效展开,还需要加强相应的协调性、配套性工作,如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加快市场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积极培育现代市场形态、加快要素市场构建步伐。 (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