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村民梁晓岗在给苹果套袋。 邵 瑞摄(新华社发) 陕西省延川县是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重点扶持县、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延川县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抓手和突破口,以一系列务实举措帮助贫困人口兴产业、增收入、解难题。按照“沿黄红枣、山地苹果、川道蔬菜、沟道养殖”产业发展布局,延川县壮大农业产业,帮助农民增收,为脱贫摘帽打下坚实基础。201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0.6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75元。 红枣旅游看点足 刘学莲是延川县乾坤湾镇温家源行政村一名贫困户,种有枣园42亩。按照县委、县政府“旅游反哺农业、红枣助力旅游”思路,去年刘学莲一次性流转给文旅集团42亩枣园,年收入17600元,仅枣园流转这一项收入就让她彻底摆脱了贫困。 近年来,乾坤湾镇积极推进旅游扶贫,与延川县文旅集团扶贫公司紧密合作,探索出一条“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多赢合作模式。目前,全镇流转枣园1万亩,258户非贫困农户及205户贫困户可获得每亩200元至500元的入股分红收益。同时,温家源、碾畔、土岗、刘家山4个村组富余劳动力又与文旅集团签订了枣园管理劳务协议,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以前外出打工全靠朋友和自己四处打听,时间短,也没啥保障,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钱。如今,政府组织企业主动找我们签订用工合同,往后打工就不愁了。用人单位稳定,我这收入也有了保障,明年脱贫没问题。”贫困户冯志瑞高兴地说。仅乾坤湾镇就签订用工协议785份,其中在村贫困户签订用工协议296份,在外贫困户签订用工协议489份。未签订协议的贫困户将通过镇政府搭桥,继续与用工企业签订协议。 枣园变采摘园,枣农变技术工,旅游有了项目,枣农有了就业,延川的红枣“活”了。2017年,乾坤湾镇旅游人数首次突破90万人次,旅游直接带给农民收入500余万元,间接推动近800户农户发家致富和374户贫困人口脱贫摘帽。 山地苹果致富树 杨家圪台镇梁家塬村村民梁世杰,今年57岁,9年前曾因患有直肠癌,做手术花费12万元,导致家庭生活困难。加上他本人做手术后不能干重农活,对生活一下失去了信心。2007年,梁世杰栽了10亩苹果,由于苹果的挂果周期长,期间要有很多投入,短时间不能见效,因此对苹果不是很上心。梁世杰又在果园里加种了黄豆,由于对幼苗管护不够,一年下来黄豆的收入只有4000多元,刚够种子钱和劳务费。种黄豆时对苹果苗有伤害,苹果长势也不理想。 2015年,当地开展包扶工作。包扶团队经过调查,发现村里种了不少苹果,但苦于没有技术和资金支持,交通条件不够便利,苹果的种植、管理、运输和销售等均受限,产业发展不起来。于是,包扶团队召开村委会、村民代表会,耐心讲解种植苹果的好处和要点,并分析苹果种植多年却未挂果的主要原因,就是管理不够、技术缺乏。 “果业办专门组织技术人员给我们培训,并免费提供了肥料,一年时间我们村的苹果业就有明显改变。去年我自己光苹果一项就收入1.7万元,比往年种黄豆的收入高出4倍,今年预计能够收入3万多元。”梁世杰说,现在村民们对发展苹果产业很有信心。 梁家塬现有果园4360亩,其中挂果970亩,幼树3390亩,人均4.7亩。全村通过项目争取与技术引进,对全村果园进行科学管理,并以轮茬套种的方式培养、发展林下经济,形成了以苹果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设施蔬菜“短平快” 大棚种植是“短平快”项目,当年建成,当年就可见成效。成效一出,就可调动周边群众的发展积极性,为农村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环境。 “300斤辣椒卖了900多元。”刚在清涧县批发完辣椒的张智发回到自己的大棚前,满脸笑容地说,这是辣椒上市以来自己第5趟到清涧县批发辣椒。“辣椒的价钱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波动,但我的辣椒是第一茬上市,质量比其他的好,能够多卖一些。”张智发说,他的辣椒只要一到市场,立马就会被商贩们抢光。按现在的市场价算下来,他的一棚辣椒今年能卖4万元,刨去本钱和人工,能净挣3万元。这比在外面打工强太多了。 “就拿现在开的小轿车来说,在外打工的时候从来没敢想过自己还能开上车。”张智发细说着近年来自己的变化,去年大棚一赚钱,他就赶紧买了这辆车,卖菜、家用都方便了许多。如今自己在村里发展产业,既能照顾年老的父母,也让孩子上学有了保证。 据了解,延川县已累计建成日光温室大棚7030座、大拱棚3764座,蔬菜种植年产量达5.6万吨,实现产值1.19亿元。 沟道养殖更科学 “以前种地、外出打工过了很多苦日子。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越来越好,在村里建起了养殖厂,养牛让我摆脱了贫困,日子更有奔头了。”贺彦兵一边给牛添料,一边兴奋地说,自己养牛从最初的两头发展到现在的20头,还养了50多只鸡,通过养牛顺利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2015年,贺彦兵被纳入贫困户。年近40岁的贺彦兵是一个勤劳吃苦的人,为了一家三口能过上好日子,他一直没有放弃养牛,但缺技术、缺资金让他的养牛致富梦难以实现。如今,精准扶贫政策利好不断,不仅有了小额贴息贷款等惠民政策,还有帮扶干部提供指导帮助。贺彦兵走上了科学养牛的脱贫之路。 “原来养的品种是父辈传下来的黄牛。通过外出学习,我改变了养牛观念,在政府的帮助支持下将品种换成了西门塔尔牛,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和之前相比,每头牛能增加4000元收入。”贺彦兵说。 目前,延川县建成“果沼畜、菜沼畜、枣沼畜”循环农业示范点20个、养殖小区6个,新建扩建养殖场198个,大家畜存栏2.91万头、禽类存栏26.39万羽。 2018年,延川县计划贫困村退出47个、贫困人口脱贫2040户6616人,有望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实现整体脱贫摘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