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as  华州区杏林镇

安徽石台县:干部带头掀起产业扶贫一片天

2018-07-26 15:37 中国乡镇网(原创)
       (中国乡镇网安徽讯)近年来,石台县七都镇七都村按照“以党建促扶贫、以扶贫带党建”的工作要求,创新党建引领,干部带头掀起脱贫热潮,打造出干部产业扶贫新样板,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
 
支书引领发展“养殖”模式
     为带动农民致富,七都村书记钱朝阳依托本村山场、林地和人力资源,贷款成立了“石台县惠农土猪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 “合作社+基地+农户”的黑猪繁育放养模式,不断扩大土猪养殖规模。 
      他先后在贵州、湖北等地,用高价搜集到濒危的35头黑猪。通过三代杂交选育,培育出优良品种本土黑猪,并逐步创办出“石台最大黑猪生态养殖基地”。 
     与上海华东林权交易所、九华“皖南三百村”投资集团签订协议,与贫困户签单回收,对于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合作社免费提供2至4头仔猪,并提供养殖、防病技术指导,出栏后,合作社以市场价回购。
     “我们力争实现凡参与养殖黑猪两头以上的农户,年增收5000元以上的目标。”钱书记说。 
      目前,合作社已有成员128户,其中农民社员127户、企业社员1户。养猪8000余头,年产值16000万元,户均增收2万元。
      “过去在外地打工,每年只能挣四五千元,现在加入合作社在家养猪,每年能挣近万元,不但比打工轻松,挣得也多。”“我以前因为没有挣钱路子而贫困,这下好了,村里为我们找富路,几乎不用自己操心,大家感受到温暖、看到了希望!”。在七都镇七都村仔猪发放现场,热情、质朴的贫困村民争相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到2018年底,全村饲养种猪20头,母猪50头;发展黑猪养殖户100户以上,饲养量达到3000头,带动60户贫困户脱贫。黑猪养殖业覆盖全村10村民组,成为全村第一大农业支柱产业。”该村党总支书记钱朝阳对未来发展和脱贫攻坚信心满满。
        合作社先后荣获“安徽省供销系统十佳先进合作社”、“全国供销合作社示范社”等荣誉。合作社理事长钱朝阳被先后授予“全国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池州市复建二十周年突出贡献者”、“市劳动模范”称号、省致富带头人等荣誉。  
 
村主任带头发展“种植”模式
       村主任沈志龙牵头成立石台县七都镇农友农业生产发展专业合作社发展富硒稻种植项目。由七都镇农友农业生产发展专业合作社组织实施,农民大户牵头带动,鼓励村民以土地流转入股参与,也可以在村合作社的引导下,按照统一标准自行种植。  
       从他当上村主任后,整天琢磨着怎么发挥干部“领头雁”效应,在思考如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发展村集体经济上跑了很多地方、征求了很多建议、参考了很多模式,最终村两委商议决定结合该县含有丰富的硒资源,发展富硒稻,而合作社秉承“让生态绿色进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让食品诚信重回整个中国 “的经营理念,打造最安全绿色生态的富硒米,让顾客买的安心,吃的放心。 
       “富硒稻种植不仅是符合我们县域村情,将“资源”变“资金”、“生态”变“富态”,通过此项产业发展还能带动村集体发展、群众增收,更是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举措。”沈志龙说道。
      目前沈志龙牵头与贫困户签订土地租种合同,发展500亩富硒米;富硒稻种植带动100余户社员主动参与,其中贫困户15户,户均增收2000元。2017年总产35万斤,总收益达近100多万元。同时共为村集体增收1万元。
       “我们主任看我一个老人在家,田地眼见要荒芜了,他主动找到我,让我把自己的土地租给他,一年给我600块/亩的租金,家里有3.5亩地,光租金一年都有2100块钱的收入,荒废的田得到再次利用,还能有租金进账,一举两得啊。”孙明华开心的说。
       七都村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提升硒米品质,拓展销售渠道,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计生专干主攻发展“家庭农场”模式
         她流转土地100余亩,主要经营葡萄、水稻等农作物种植销售,带动全村20多户农民就业,其中包括9户贫困户。
     在七都,提起黄秋萍,乡亲们无不竖起大拇指,你一言我一语地诉说着她当年创业的种种艰辛,称赞她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从小到大,她都是别人眼中敢想、敢闯、敢做的“女汉子”。到七都村担任计生专干后,怎样带领乡亲们创业致富就成为她时刻思考的事。细心的她观察到七都镇生态环境优越,交通运输也十分便利,便萌生了种葡萄的念头。说干就干,她一边查看专业书籍,一边请教农技站人员,一边向外地葡萄大户取经,有时一出门就是十天半个月,回来就一头扎进葡萄园。刚开始人们还半信半疑,但后来发现她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创业中,投入到为民谋福祉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中,大家才发现这个女人真是不简单。
       为积极响应县农委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艺的号召,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地经济产出,她自筹资金50万元注册成立了七都镇首个家庭农场——石台县七都镇秋萍家庭农场,流转土地100余亩,主要经营葡萄、水稻等农作物的种植销售。在她的带领下,农场采取水稻高产种植和葡萄经济作物两结合模式,村民及村集体经济收入得到了增加。她还采取多种方式让利于民:一是以每亩400元租金从当地农民手中流转了100亩土地,并且每亩利润的10%二次返利给土地承包户;二是鼓励和带动本地村民种植葡萄,免费传授葡萄种植技术,目前全村已种植葡萄21亩,水稻85亩。截至目前,农场共带动全村20多户农民就业,其中包括9户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户。农闲时,她还广泛宣传特色种植,为乡亲们购买实用技术书籍,向乡亲们传授自己的种植经验。凭着自己敢想、敢闯、敢做的“女汉子”精神,为民谋利的满腔热情,带领七都村民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致富路,为助力山乡脱贫攻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妇女主任示范发展“加工厂”模式
      妇女主任李荷英负责带动回收贫困户黑猪,制作腊肉腿;对贫困户的黑猪定期上门收购,充分利用自己祖上传下来娴熟的腌制技艺成立“加工厂”,除腊肉加工之外,结合传统工艺多元化开发香肠、肉圆子等产品,实施标准化生产,使生猪后腿外其他部位得到充分利用,每头猪可多增收500元以上,充分发挥产品的价值,提高项目收益。
      金秋之际,走进七都镇七都村,就会看到家家户户晒腊肉的场景,群众一大早起来用铁钩串起晾晒在竹篙上。大晴天晒的渗出油脂,越晒香味越浓郁,路过的游客都会停下来拍照、购买。
      “腊肉腿的原料均来自于农户自养的黑土猪,用传统散养方式,一户养一两头,生长周期一年以上,从不喂任何饲料,不用任何添加剂,专吃杂草和五谷杂粮长大的土猪。”李荷英介绍说。
       一早割回来的萝卜缨,青菜,绿油油的两捆,摆放在猪舍外。米糠是自家吃的大米的外壳,也是石台县的特产富硒大米,碾米机一边出的是白花花的大米,另一边就是米糠。老两口种了好些玉米,整根的玉米用机器磨成玉米糠,作为饲料的补充。
      “我家这个猪从买来全部是喂的熟饲料,没有喂过生饲料,就是红苕叶、白菜叶、萝卜叶等,都是煮熟来喂的,玉米杂粮都是喂它,肉吃起来绝对巴适。出栏价格还比市面上高,明年我还想多养几头呢。”七都村贫困户?满怀喜悦地说道。
      她腌制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嚼在口里满嘴生津,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扶贫专干试点发展“电子商务”模式
       村扶贫专干充分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积极搭建电商销售平台,从线下实体、线上两个方面拓展销售渠道;合作社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引入电子商务销售模式,与电商企业、物流企业签协议,由合作社组织贫困户进行产品分级包装工作,负责前期种养殖、中期管理、后期收购与结算等工作。该村12户与村签订了供销合同。
      “我们村招聘的扶贫专干很敬业,在我们每个人积极带动贫困户发展项目,她主动提出参与进来,发展电商帮助我们扩大网络销售数量”该村沈志龙说。
        销售农特产品以来,通过电商销售5万斤富硒稻,1500个腊肉腿,村集体增收3000元,贫困户人均增收在500元,当年基本实现了脱贫。与此同时通过加大广告投放量、积极参与农产品展销会等,提升产品知名度。(特约通讯员:吴慧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叶冬梅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