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龙扬镇  请输入关键词

广安区高奏脱贫攻坚时代壮歌

2019-08-19 15:17 来源:广安日报

这是一场新时代的攻坚战。

这是一条脱贫摘帽、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

这是伟人故里广安区在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动实践。

在党中央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动员令后,广安区委区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政治任务,紧紧围绕“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全力以赴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一举摘掉戴了30年的贫困县帽子,奏响了一曲国家级贫困县脱贫奔康的时代壮歌。

数据显示:2014年,广安区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村136个,贫困户16961户、53595人,贫困发生率达8.2%。截至2018年底,全区累计退出贫困村83个,精准减贫16141户、51378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3%。2019年,广安区将实现全域脱贫。

数说

成效

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村136个,贫困户16961户、53595人,贫困发生率8.2%;

截至2018年底:退出贫困村83个,精准减贫16141户、51378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3%。

有力举措

●“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基础配套”,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

●“产业发展+就业创业+政策兜底”,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

●“改善硬件+提升软件+帮扶资助”,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提升水平+保证基本+救助重困”,让贫困群众看病不再难;

●“集中托养+住房配套+特别救助”,让精准脱贫不留死角;

●“感恩教育+自我管理+四好创建”,让贫困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成效巩固

“374”工作法

“3”即“三聚焦”,聚焦所有农户、聚焦贫困现象、聚焦全面小康;

“7”即“七对标”,对标持续增收、住房安全、医疗保障、教育保障、安全饮水、基础设施、文明提升;

“4”即“四不减”,扶贫政策不减、资金投入不减、帮扶力度不减、考核力度不减。

image.png消河乡新寺村易地搬迁集中居住点

聚合资源 齐心协力战贫困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和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广安区从打响脱贫攻坚战的第一时间起,就响亮地提出了“资金服从脱贫标准、力量服从脱贫需要、时间服从脱贫质量,不惜一切代价、调动一切资源,向脱贫摘帽发起总攻”的庄重承诺。

“我们注重规划、资金和力量的统筹,聚合一切资源要素,形成全域化发展、多元化投入和全方位扶贫格局,在全区吹响了脱贫攻坚的‘集结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广安区委书记文建平介绍道。

据悉,广安区坚持连片开发的理念,规划建设涉及22个乡镇、覆盖40万余人的5个现代农业园区,优先集中项目资源,倾斜惠民政策,逐村编制贫困村发展规划,连线成片建设基础设施和发展增收产业,增强整体发展能力。

在资金统筹上,全区将新增财力的90%以上投入脱贫攻坚领域,80%以上项目资金投入贫困地区。在全省率先建立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使用制度,近5年来,通过贷款、统筹、整合等方式,投入45亿元资金用于扶贫开发。对所有脱贫项目工程优先立项、优先评审、优先实施、优先审计和优先拨付资金,坚持资金预拨、先使用后结账和据实报销原则,确保特事特办、加快进度。

在力量统筹方面,广安区健全区级领导包乡镇、联系部门包贫困村、帮扶责任人包贫困户的责任机制,区委书记、区长任全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21个部门“一把手”分别牵头主抓一项脱贫攻坚专项工作。创新开展“万人包万户、齐奔小康路”活动,全区103个帮扶单位、136个驻村工作队、136名“第一书记”、1万余名帮扶责任人扎根基层,实现“乡乡都有区级领导蹲点督导,村村都有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农技员,户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image.png广安区第二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到帮扶群众家门前义诊

精准施策 全力以赴摘穷帽

8月15日上午,大安镇飞凤村贫困村民杜江走进养殖场,给100多只山羊喂食。“多亏党员干部帮我申请了6万元产业周转金和小额信贷款,让我能够改建圈舍、扩大养殖规模。”杜江感激地说道。

杜江多年前因腰椎及右下肢受伤被评定为三级残疾,身残志坚的他,在家中建起简易羊圈,尝试发展肉羊养殖业。2016年初,镇村干部帮助他协调解决了6万元产业周转金和小额信贷款,鼓励他扩大养殖规模。利用这笔资金,杜江将圈舍从30平方米扩建到300平方米,新买回80多只小羊进行饲养。年底,杜江顺利出栏肉羊60多只,收入6万多元。

杜江是广安区众多贫困户受益于脱贫攻坚政策,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2016年,广安区被列为全省首批5个“摘帽县”之一。作为小平家乡,摘掉贫困帽,既是头号政治任务,也是群众多年期盼。广安区以此为重、唯此为大,以脱贫攻坚为统揽,深入开展住房安全、产业发展、贫困村硬件达标等行动,靶向施策确保首战即胜。2017年10月,广安区正式退出国家贫困县序列,成功摘掉戴了30年的“国家级贫困县”帽子。

“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基础配套”,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广安区坚持易地搬迁与乡村旅游、美丽新村、产业发展“三结合”,实行规划选址、户型设计、建设标准、工程验收“四统一”,建成涉及3942户10694人137个新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行新居建设与旧房改造并举,对C级危房修旧如旧、除险加固,将D级危房建成经济适用、独具特色的川东民居,全面完成3256户危房改造任务。建成两座万吨供水厂,解决10余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问题,实施改厕、改厨、改水、改圈,建庭院、建入户路、建浴室的“四改三建”6723户,优质电网、宽带通讯、广播电视、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产业发展+就业创业+政策兜底”,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广安区给每个贫困村匹配10—20万元产业周转金和30万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发展“长短结合”增收产业,建成龙安柚、柠檬等长效增收产业基地33万亩,退出贫困村均形成1—2个长效产业。实施技能培训,1623名贫困人口通过能力提升实现就业。对创业实体给予10万元以内补贴,对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1万元创业补贴,带动贫困群众就业1000余人。每个贫困村开发公益性岗位10个以上,每人每月补助300元。“摘帽村”有劳动能力贫困家庭均实现至少一人就业。实现低保兜底、特困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扶持、养老保险代缴五个全覆盖。全面实行低保、贫困“两线并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260元/月·人。临时救助最高限额由1000元提高到3000元。

“改善硬件+提升软件+帮扶资助”,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广安区投入4亿余元,改扩建农村学校26所、幼儿园7所,添置电脑、班班通等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改善贫困村学校办学条件。实施乡村教师专项支持计划,建立乡村教师优先配置、交流选派、培养帮扶机制,向贫困村学校补充教师209名,交流轮岗优秀骨干教师16名,保障贫困村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落实财政资金2059万元,募集社会助学资金1350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入学。每名贫困学生落实1名以上结对帮扶责任人,实现对贫困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帮扶全覆盖。

“提升水平+保证基本+救助重困”,让贫困群众看病不再难。广安区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达标建设,投入600万元建成85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投入6000万余元添置乡镇卫生院设备,新聘62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基层一线,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出台推行兜底保障和医疗救助29条硬性政策,实现“十免四补助”、新农合、大病救助、特殊门诊补偿、住院免起付线、先诊疗后结算六个100%全覆盖,区内就诊的个人医疗费用支出控制在10%以内,免收2.7万人次贫困群众一般诊疗费和院内会诊费。设立医疗爱心基金,对实施基本医疗保障后仍存在较大困难的重困家庭给予特别救助。

“集中托养+住房配套+特别救助”,让精准脱贫不留死角。广安区针对贫困户因病因残致贫占比80%的实际,开展重病、重残特困人口集中供养试点,让健康家庭劳动力从繁重的陪护事务中解脱出来,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就业带动家庭脱贫。针对外出务工贫困群众返乡后“无安全住房”问题,制定出台“统一修缮管护、预租全家外出户安全住房、村级廉租房和闲置资产安置、城区就业人员保障性住房安置”四大举措,修建农村廉租房530余套,配套城区公共租赁住房1000套,确保外出务工返乡贫困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针对遭遇突发灾难、重大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现行社会救助制度实施后仍特别困难的贫困家庭,出台《困难群众家庭特别救助实施办法》,设立500万元特别救助专项资金,予以特别扶持。

“感恩教育+自我管理+四好创建”,让贫困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广安区开展扶贫扶志大行动,深挖先进典型,强化正面激励,开办农民夜校,开展文化下乡、荣辱感恩教育等活动,引导贫困户克服“贫困光荣”“等靠要”等不良心态,形成感恩党、感恩社会、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组建志愿者服务队,进村入户做好贫困户、非贫困户、临界贫困户思想教育引导,增添脱贫攻坚助力。创新乡村治理机制,出台贫困村村规民约和文明卫生公约,建立互评管理机制,常态治理城乡环境,推进法治乡村、调解文化大院建设,实现村民自我教育管理监督,引导贫困户自觉养成文明礼貌卫生好习惯。深化“四好村”创建,每村投入5万元推进“四好村”创建,出台农户环境卫生10条标准,定期评选乡风文明典型,村广播宣布文明户“红黑榜”,对红榜户给予奖励。每半月排名公布31个摘帽村乡风文明情况,促进贫困村、贫困户乡风文明大提升。

image.png彭家乡古佛村贫困残疾村民刘益方通过养中蜂走上脱贫致富路

创新机制 巩固提升奔小康

成功“摘帽”后,如何巩固脱贫成效,防止返贫?广安区创新推出“374”工作法,坚持以消除绝对贫困为首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为基本目的、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方向,紧紧围绕脱贫目标,常态开展“回头看、回头帮”,认真落实后续扶持政策,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文章,确保全域全面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三聚焦”,聚焦所有农户、聚焦贫困现象、聚焦全面小康,全域推进新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实现脱贫攻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促共进,确保同步全面小康。

“七对标”,对标持续增收、住房安全、医疗保障、教育保障、安全饮水、基础设施、文明提升全覆盖工作,全域排查整改,补齐工作短板,多渠道增强脱贫实效。

“四不减”,扶贫政策不减、资金投入不减、帮扶力度不减、考核力度不减,健全长效机制,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执行到位、落地见效。

“刚刚达到脱贫标准的贫困户,一旦发生变故随时可能退回贫困线以下,只有定期追踪,随时掌握他们的情况,才能随机应变,及时施策。”广安区扶贫开发局局长杜强告诉记者,广安区针对所有建档立卡脱贫户开展动态监测工作,一旦已脱贫群众生活状况发生变化,触发返贫预警信号,村支“两委”立即上报乡镇,乡镇帮扶人员进行入户调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帮扶措施。

“后脱贫时期,既要‘回头看’,更得‘向前看’,越是摘下了贫困的帽子,越是要专注于增强‘造血’能力。”杜强说道。记者获悉,2018年4月,广安区与南浔区建立携手奔康结对关系,两地深度合作、成效明显。截至今年5月底,南浔区已支持广安区扶贫协作资金3400余万元,实施总投资2.5亿元的龙安柚、柠檬、枳壳、淡水鱼、湖羊、柑橘“红美人”等产业协作项目,建成产业扶贫基地8900余亩,带动371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增收582元。建设规划面积500亩的南浔·广安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园,已引进16个总投资达13亿元的项目。

“脱贫摘帽只是奔康路上的第一站,让全区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才是最终目标。”文建平坦言,“广安区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绣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花,全面消除绝对贫困,让全区人民致富奔康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来源:广安日报 王淏 邓国先 广安区记者站 张国盛)

 

 

 

责编:玉玲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中乡网
首页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乡网,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092-6118 蜀ICP备13027954号-1

川公网安备51050202000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