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习水县同民镇蔺江村,由于交通闭塞,贫困程度深、面积广,被列为省级一类贫困村。为了改变贫困现状,近年来,蔺江村村支两委立足自身实际,在交通条件大力改善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利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良好的山地资源优势,全力发展山上林下生态养殖,山下河边养鱼产业,引领群众增收致富。 汽车沿着盘山公路蜿蜒前行,窗外不时出现掩映在葱戎树林下的高谷深涧,同民镇蔺江村一组就坐落在海拔800米高的半山腰处,被连绵起伏的高山环绕,一直以来,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只能依靠一条狭窄的小路与外界相连,维持基本的生活所需。2016年6月份,由上级匹配资金,群众投工投劳修建的长13公里的小康路,改变了当地村民“世外桃源”的传统生活。 随着交通条件的大力改善,这个藏在深闺的地方,逐渐被外界发现,渐渐地自驾来村里买土特产的县内、外游客多了起来。看到这一商机,村支两委经过商议,决定发展“蔺江村林下生态养殖”集体经济,实行统一管、养、防、销。发展生态养殖效益好不好?最有发言权的还是村里的精准贫困户。 山上的林下养殖产业成效初显,山下铜罐口依托蔺江优质水资源发展起来的养鱼产业也不甘落后。村民胡敏发的脱贫路就是山下养鱼产业红火发展的真实写照。2015年,胡敏发通过干部帮扶和自筹资金的方式,利用优质水资源,修建了现代化的生态鱼塘,发展起了鱼水养殖产业,现在的日子是越来越好。
目前,同民镇蔺江村利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良好的山地资源优势,已建立一个农民养殖合作社,40户农户发展起了分散林下养殖,同时该村的养鱼、蔬菜、中药材等产业也逐步释放出了发展红利,村民的脱贫路更是越走越宽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