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杏林镇  as  华州区杏林镇

贫困户陈新会:“三无之家”脱贫致富有奔头

2017-02-18 09:11 巴中传媒网

“莴笋1120斤,‘春不老’萝卜740斤,芹菜220斤……”2月14日,恩阳区司城街道碧石村四社的蔬菜园里,陈新会和几名蔬菜种植户正给商贩过称、装车。放眼望去,田间地头一片忙碌,呈现一幅生动的春日劳作图。

  陈新会今年63岁,丈夫杨仕志8年前中风偏瘫,失去劳动能力;儿子高度近视,求职屡屡被拒,一家人守着几亩土地,生活异常艰难。

  转机出现在2015年8月,经过村里精准识别,她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村里重点帮扶对象。

  但无技术、无资金、无劳动力的“三无之家”,如何来扶?

  针对实际情况,村里的“碧石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们决定,利用陈新会家已有的零星果树和蔬菜种植为基础,扩大规模,帮助她发展果蔬产业,并在闲暇之余,吸收她到合作社务工。

  确定好措施后,大家立即投入帮扶。选苗、栽培、治虫、修枝……合作社成员们从各个方面予以指导帮助。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努力,陈新会一家尝到了发展果蔬产业的甜头。

  “去年,家里大葱卖了3000多元,在合作社打工挣了6000多元,桃子、橘子卖了1万多元,比以前种地收入翻了好几番。”陈新会高兴地给记者算了一笔收入账。

  产业发展红红火火,让陈新会夫妇有了持续稳定的收入,过上了“好日子”。2016年5月,喜事再次来临,陈新会家被纳入了易地扶贫搬迁范畴,按照户籍人数,夫妻两人只用花6000元钱,就可以住上50平方米的“好房子”。

  2016年底,村里算贫困户收支账时,年纯收入1万余元的陈新会家顺利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如今,陈新会家有了产业、有了新居,好日子更有了奔头。

  据陈新会介绍,今年儿子也不用出去打工,就留在家里,母子俩打算一起努力把果园和蔬菜园的规模再扩大。“等天气暖和以后,就购买一批土鸡苗在果园中放养,发展林下养殖……”谈及今后的打算,陈新会信心满满。

  脱了贫不再返贫,是如今恩阳区15000多名“摘帽”贫困百姓的共同愿望。

  “短期‘输血式’脱贫不可行,关键要在刨掉“贫根”上下功夫,培育稳定健康的产业,让贫困户有长期稳定收入,才能让贫困户脱贫后不至于再返贫。”恩阳区农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区成立来,围绕优质粮油、品质果蔬、特色养殖,已累计发展农业产业12.1万亩,吸引了一大批贫困户加入,为他们脱贫后不返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冉宏伟 本报记者杨佳)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中国乡镇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