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市和平镇坎头村坪潭组的贫困户陈样林与妻子肖爱华,正月以来已在家门口的台禾生态农业种植基地“上班”十多天。“去年,我们夫妻俩在种植基地‘上班’领到5万元工资,还清了欠下的几万元债,这个年过得比以前好多了!”20日,陈样林高兴地说。
邵武市台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这片种植基地位于坎头村,共500亩。原本这片种植基地主要种植“大陆货”的蔬菜品种,由于产品销售难,两易其主仍无法经营。2015年底,在和平镇及市农业局等干部的引导下,周卫东与台湾南投县埔里百香果种植专业人士吴记合作注册成立了专门公司,启动了对原种植基地的改造和建设。先期建设150亩百香果园和50多亩台湾夏黑葡萄、50多亩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其它剩余地块种植烟、稻、菜。由于有了优良品种、成熟技术以及高标准的建设投入,加上闽北的生态环境及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去年,百香果种植获得成功。 去年6月,150亩百香果开始采摘,亩产达1500公斤,果实个大、色泽艳、味香甜,多项指标超过台湾本土百香果。去年在广西、厦门等举办的两次农产品博览会上,专家给邵武百香果果品的打分均为全国最高。“每公斤批发26元,销往周边8个县市,销售商排队等货,供不应求。这也增强了我们公司扩大百香果种植面积的信心。”问到销售情况,周卫东很开心。 除了销售百香果果实,台禾公司的百香果苗木也很枪手。他们的嫁接苗成活率达到90%,需求订单遍及本省的龙岩、三明和外省的广西、贵州等地,育出来的20多万株苗根本不够卖。“现在,我们急着要再建百香果嫁接苗温室,以满足市场供应需求。”周卫东说。 百香果的种植成果,不仅让一个种植基地起死回生,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民脱贫致富。 和平镇的坎头、罗前、鹿口等3个村都有村民到台禾公司的种植基地干活,每天8个小时,日薪男工100元、女工80元。“在台禾公司‘上班’,比在外打工好,干的是农活,长年有活干,又能兼顾家里,薪水一月一发,都是现钱。”村民周其财说。 “长期在我们公司干活的有三四十人,忙时有上百人。去年,我们支付劳务工资就达到50多万元。”公司负责人周卫东说。 “台禾公司百香果种植的成功给我们很大启示,农业产业发展要适应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大趋势。”正月一上班,邵武市农业局局长严跃华以及他的团队就开始忙着百香果的推广发展,“我们力争通过三年推广百香果4000亩,形成百香果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成全国精致百香果生产之乡。”
☉林传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