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泸州2月22日讯(周超文 王善勇 文/图)“西红柿种植讲究地势,生姜类、瓜果类蔬菜要轮种……”2月19日,泸州市江阳区石寨镇久桥村的菜农熊梁山说起种菜技术,如数家珍。然而,让人想不到的的,仅有初中文化的熊梁山因种菜创业,不仅成为当地农民眼里的“草根专家”,带出了一个蔬菜种植专业村,2016年还荣获了江阳区石寨镇“种菜能手”称号,并获10000元的奖励。
种菜,对于一个庄稼人来说,并不难。农民家家户户都有菜园。然而,靠种菜创业年入10万,就不那么容易了,尤其是在20多年前。1996年春,在江苏南京打工的熊梁山转行到南京城郊农村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投资2万多元建了6个大棚种蔬菜。然而,他的种菜之路同样也不顺利,屡受挫折。但是,大棚蔬菜种植是个朝阳产业,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反季节蔬菜需求扩大。1997年冬,在南京市场上,反季大棚海椒卖到了6元/公斤,供不应求。这让熊梁山坚定了继续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的信心。 可是,2008年底,极少下雪的南京却下起了大雪,很多象熊梁山一样的菜农的大棚被压塌了不少,但熊梁山并未受影响。他提前关注了天气预报,做好了防雪、除雪准备,保证了大棚蔬菜正常生长。在其他种植户无菜可卖、菜价走高的情况下,熊梁山获得了大丰收,当年收入10万余元。 由于连续多年种植蔬菜,熊梁山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加之他刻苦钻研理论知识,逐渐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种菜专家。然而,在历经20多年的蔬菜种植后,为了回报家乡父老,熊梁山于2015年毅然带着自己20多年积攒下的资金,回到了老家江阳区石寨镇久桥村,并流转土地500多亩进行蔬菜规模种植,成立了蔬菜种植专合社,无偿对专合社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目前,熊梁山的蔬菜专合社已吸纳了周边125户村民加入,让久桥村的蔬菜种植面积实际达到2000余亩,成为了全镇响当当的“蔬菜专业村”。 “现在,为确保蔬菜有机种植,我们专合社员户户建了1—3口沼气池,在种菜的同时,还发展生猪养殖。将猪粪作为沼气的原料,产生的沼气供家里照明和烧水煮饭,沼液和沼渣,正好是种菜的良好肥料,实现了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熊梁山说,现在在他的带领下,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不仅带来了养殖上的额外收入,而且减少了成本,种菜效益大幅提升。目前,在熊梁山的带领下,久桥村村民种植早春蔬菜就达到1300余亩,按目前市价测算,仅早春菜一项就可实现收入达450万元,社员户均增收可达3.6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