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莲花寺  怀远县  龙扬镇  鏉忔灄闀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2024-08-12 10:00  发布:中乡网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推动生产力水平加快提升的必然要求。要结合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从实际出发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完成对“旧”生产力的替代变革,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遇到的堵点卡点。

  促进各类先进资源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要处理好科技、人才、创新的关系。首先,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科技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面向未来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要牵住科技体制改革“牛鼻子”,持续在科技创新上打好改革攻坚战,通过优化学术环境和放宽科研自主权,积极释放创新活力,坚持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共同赋能,不断夯实现代化建设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基础。其次,用好人才第一资源,推动人力资源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发挥科学技术人才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工匠精神”,鼓励优秀科学家、企业家、工程技术人员聚焦前沿科技领域,开发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成果,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着力攻克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基础高端化水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最后,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制高点,推动创新驱动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要立足实体经济根基,深入推动制造业改造升级和设备更新,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加快形成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首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制度建设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相互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加快形成第三次分配的体制机制。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寻找公平和效率的新平衡,打通经济循环的堵点,促进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其次,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在高质量发展的框架下系统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应该强化对预算编制和财政政策的宏观指导,聚焦就业、住房、医疗、养老等与人民美好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问题,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和调整力度,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以问题导向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以财税全结构制度创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最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激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力要素。人才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是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就是要用好人才第一资源,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和补贴力度,加强高新科技人才培养,提高重点学科的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牢牢把握好科技自立自强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系。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要处理好“内”与“外”的协同发展关系。首先,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立足我国完整产业体系和突出的产能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引导区域产业链构建延展。其次,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主动布局和积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优质资源、创新人才,促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协同发展。最后,牢牢把握好科技自立自强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战略实施上,要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体制创新上,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坚持内外统筹、破立结合,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坚持在法治基础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来源:重庆日报
 

(编辑:晓东   责编:声辉)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