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鏉忔灄闀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清华数学领军掐尖初三 高校“强基”须趁早

2021-01-05 10:38  发布:中乡网  责任编辑:晓东

中国网北京1月4日讯(记者 徐虹 刘佳)2020年的最后一天,高校的招生工作却并不太平——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以下简称“数学领军计划”)新鲜出炉,在2020年年末提前打响了高校“掐尖”保卫战。
      这项“数学领军计划”顾名思义,聚焦数学这一基础学科。但最为人瞩目的,还是它的招生范围:面向内地主要招收高中一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学生,特别优秀的初中三年级及高中三年级学生亦可申请。获得入围认定且通过预科考察的内地学生无需参加高考,由学校参照保送生录取方式单独进行投档录取。高校对于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重视,向来都是公开的秘密。而这项“数学领军计划”,也为每个高校敲响“生源警钟”——“强基”要趁早。

清华大学发布“数学领军计划”方案(图片来源:清华大学招生办官微)

清华“数学领军” 从初三培养“准博士”
       据清华大学招办信息显示,2021年起,学校开展数学领军计划选拔培养。面向全球招收中学阶段综合优秀且具有突出数学潜质及特长的学生进行选拔及培养。
       该领军计划招收崇尚科学、身心健康、成绩优秀、表现出突出数学潜质和特长并有志于终身从事科学研究的全球中学生;面向内地主要招收高中一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学生,特别优秀的初中三年级及高中三年级学生亦可申请;面向海外主要招收十年级、十一年级学生,特别优秀的九年级及十二年级学生亦可申请;当年度已被录取的清华大学本科新生也可申请(申请选拔程序另行规定)。获得入围认定且通过预科考察的内地学生无需参加高考,由学校参照保送生录取方式单独进行投档录取。
       在招生规模方面,“数学领军计划”每年招生规模不超过100人,录取至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清华大学成立书院,采用“‘3+2’+3”培养模式,从本科连续培养至博士研究生阶段;“3+2”阶段学习期间不得转入其他专业。初三起,数学学科拔尖人才将被清华列入“博士种子选手”。

教育部发布强基计划政策(图片来源:教育部官网)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 高校眼中的“万年香饽饽”
      对于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追逐,从来是高校之间保留的“掰手腕环节”。2009年,北京大学就作为首批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试点院校,以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和环境科学等6个具有传统优势的理工科,开展“拔尖计划”。
      2020年,为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在当年面向部分试点高校,开展“强基计划”的人才选拔培养方式。这一道政策的颁布,将基础学科人才的选拔推向聚光灯下。

image.pn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补录数据(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

“强基”首年遇冷 顶级牛校招生未满
       理想是丰满的,但强基计划招生首年的现实数据却是“骨感”的。
       据官方数据显示,北京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录取842人。虽学校此前并未公布强基计划的整体招生计划,但有知情人士介绍,北大强基计划的招生计划为900人。强基遇冷,不仅是北京大学唯一一所顶级高校面临的尴尬局面。据统计,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名校陆续发布强基计划补招通知,在2020级本科新生中补招强基计划学生。

北京一零一中校长陆云泉(图片来源:海淀区教委)

“强基”从娃娃抓起 基础教育不能缺位
      “如果强基计划只是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写数学、物理、生物,实际上是不够的,所以第一年的强基计划名额都没有招满,因为学生兴趣取向前期没有进行好好培养。”在海淀区教科院组织的“强基计划与高中育人方式改革”高端论坛上,北京一零一中校长陆云泉的一句话道破了强基计划的问题所在。
      陆云泉认为,在2020年动荡、不确定的国际局势下,教育的生态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于教育者来说,“乌卡时代”的到来,给育人、教学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但无论世界瞬息万变,对于人才的渴求永远是内核。“包括中美贸易竞争,它本身并不是贸易战,而是人才竞争、科技竞争。”陆云泉说。在这样的背景下,多部门联合发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发展纲要,强基计划应运而生。
       “所以在强基计划的背景下,作为一所海淀普通的中学,我们需要建立的是中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平台。”一零一中以三层八维课程体系破题,其中包括基础层面、拓展层面和拔尖层面。去年,一零一中与国内外顶尖高校对接,先强基计划一步将基础学科在中学阶段夯实。学校成立英才学院,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创新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联手,致力培养响应国家重大需求的创新人才,由国内最高水平的专家和院士领衔,在英才学院创建实验室,并亲自担纲指导。英才学院采用项目式培养的新模式,打通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的拔尖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过程中学段的界限,突破年龄和年级的限制,实现混龄学习,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深度学习、无边界学习提供支持和服务。生命科学实验室、智能无人系统实验室、同济实验班、未来影像工作坊……基础学科与科学前沿的无缝衔接,都在一零一中英才学院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所谓强基计划的对接,是我们不仅要关注当下高考,更要关注未来,最后是怎么发展。光谈我们的理念和具体做法是不够的,我们要建立一个机制、搭建一个平台。”陆云泉如是说。


来源: 中国网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