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鏉忔灄闀  龙扬镇

中小学作业设计要“寓学于变”

2021-10-21 09:13  发布:中乡网  责任编辑:晓东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指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

为深入贯彻文件精神,作业设计需有基本的专业标准引导,上承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下启课时学习目标达成,左右兼顾学生的学情。明晰设计标准,引领创意创新,开展多样态生动活泼的作业实践,才能有力凸显学习的意义与价值。

作业设计的标准既要回应课程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要体现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要求,同时还要密切反映国际教育教学和学生作业设计的改革潮流。

从作业要达成的目标看

首先,任何作业都必须体现明确的目的性。由于作业与课堂学习有密切的关系,作业的首要标准就是课时目标的关联性。教师布置任何作业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都是和课堂的课时目标密切相关的,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作业作为一种学习活动的循序渐进,保证作业完成与课内学习相辅相成。也唯有坚持这样的标准,才有可能防范教师布置作业的随意性,避免无意义学习的发生。

其次,作业目标的确立,不仅需要与当堂课学习目标相关联,同时也必须与学生的学情相关联。换言之,作业的布置,或是回应了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内容,所以通过作业予以弥补而使其过关;或是回应了学生课堂上对某个问题、知识点的格外关注或疑惑,所以通过某项作业的要求从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或好奇心。因而,有关作业目标的第二条标准就是学生学情的针对性。回应学生学情,才能保证作业任务的精准和不可或缺。

再其次,不仅所有作业的学习目标都要与课堂学习目标相关联,从而体现循序渐进的学习,林林总总的作业目标还要尽可能实现整合。一个学习目标设计一个学习作业的“加法式思维”,无疑将导致不堪重负的作业负担。因此,功能目标的整合性是第三条标准,要求教师富有智慧地设计作业,尽可能让学生通过一个作业的完成达成多个环环相扣的学习目标,追求作业经历的附加值,实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唯有坚持这样的标准,才有可能理性科学地控制学生的作业负担。

最后,在回应学生学情和考虑学生群体差异性的过程中,只有作业的不同要求充分引导了不同层次学生持续且有意义的学习,作业目标才体现出应有的适切性来。换言之,难度要求的层次性构成了作业设计在目标方面的又一条标准,是学生学情的针对性标准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

从作业的内容看

作业内容的设计也需要与学生的经验相联系,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而让学生通过作业能够体验和感知学习的意义与价值。作业的完成过程也是一个现实生活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正是因为有了现实生活的情境,完成作业的过程本身也能够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体验。

所以,内容设计的鲜活性成为作业在内容方面的一条设计标准。既基于课内所学,又与课外生活世界相联系,方能彰显有意义的学习。

从作业的形式看

作业形式的设计同样要求丰富多样,富有变换组合,而不能采用单一的方法表现到底,否则审美疲劳就会随之而生。因此,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成为作业设计的又一个重要标准。这提醒教师在进行作业形式设计时,既可以是书写的表现形式,也可以穿插朗读或背诵的形式;既可以是逻辑思辨的过程,也可以穿插形体艺术或语言艺术的表达形式;既可以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形式,也可以是采访或与他人合作完成的形式。总之,学习的过程富有变化,才能消解单一形式可能带来的学习负面感受,让学生在兴致盎然中做作业。

每一位教师都拥有个性化的教学设计风格,每一门学科也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因此不同学科个性迥异的教师总是能够展现富有创造性的、鲜活生动的作业设计,由此引导学生经历丰富的学习体验。这些创意创新呈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多姿多彩的实践样态。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不同类型的学生作业。

基础巩固类作业。基础巩固类作业往往紧扣课堂学习所涉及的内容或技能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和巩固,或转换情境促进已学新知的应用,或变换条件引导习得技能的迁移。此类作业的经历成为课内学习的叠加,起到及时复习巩固的学习效果。

知识拓展类作业。知识拓展类作业常常针对课堂学习所涉及的内容或技能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增补,或补充相关背景信息以丰富课堂所学,或进一步拓展课堂所学以达成举一反三的效果。此类作业的经历成为课内学习的扩充,起到增益旁通的学习效果。

活动探究类作业。活动探究类作业源于明确的问题,经由一系列活动的探究,或通过单学科纵深揭秘,或通过跨学科协同攻关,从而最终完成新知的发现和问题的解决。此类作业的经历聚焦相关问题的攻关,指向深度学习和知识建构。

创意创作类作业。创意创作类作业侧重设计思维的发展、想象品质的赋能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其成果或是平面画作,或是人工造物。此类作业的经历构成表现型学习的全过程,强调学习“作品”的可见。

综合实践类作业。综合实践类作业侧重直接经验的获取,倾向于身体力行的体验,凸显社会参与与服务,强调社会学习和实践学习。此类作业的经历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发挥了社会大课堂的教育功效。

上述不同类型的作业设计,有的侧重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拓展,有的偏向活动过程的体验和感悟;有的体现了深度的学科探究,有的体现了跨学科的融合;有的追求理解表达的精彩绽放,有的强调创意驱动的构型造物……多样化的实践样态保障有意义的学习贯穿始终,从而有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综上所述,学生作业设计需要围绕目标、内容及形式三个维度展开原则性的思考并提出相应的要求。以上“三维度+六要求”的专业标准有助于确保作业设计的质量,与教育教学其他改革一起,共同助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2021年10月21日第8版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