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振华展示他创作的“壁帘画”。 10月13日下午,殷都区文化馆内,一位年过古稀的老者正站在一张桌子上对着眼前的丝绸挥毫泼墨,不一会儿,眼前就呈现出了一朵雍容典雅的红牡丹。老者叫张振华,今年75岁,他正在用自己的艺术创作形式,推陈出新,绘就自己的国画梦。 国画古时称为丹青,是我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主要指以毛笔、墨、国画颜料等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而张振华老人就在这“墨”和“纸张”上做起了文章。 “我一辈子都在这文化馆工作,平时喜欢画国画,退休之后有更多时间研究国画。今年年初的时候和朋友聊天,说到纸上作画不便于保存,如果能够找到新的绘画载体延长作品的保存时间就好了。”张振华说,这次聊天过后他就在国画的保存上动起了脑筋,思来想去,他觉得不如在布上作画。“丝绸是中国在世界上比较有代表性的物产,国画也是中国所特有的,二者的结合简直就是天作之合。”有了这个想法,张振华就开始动手创作。 在网上搜索了相关的资料后,张振华挑选了四五种丝绸开始反复试验,最终决定使用叫“美丽绸”的绸缎作为新的载体。“它纹路细密清晰,能够更好地让颜料附着在上面,色泽也比宣纸、丝绢鲜艳光亮。”为了让作品能够便于保存,张振华放弃了传统的水墨,而使用高级纺织染料。“新的材料创作出来的作品防水、防潮,甚至可以水洗。”张振华说,这样的作品更方便保存,也更贴近生活。 张振华老人一边介绍,手中的笔也不停,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创作,牡丹盛景跃然于长约3米、宽约2米的美丽绸上。随后,他又向记者展示了此前创作的画作,“这些画作经过装裱可以当壁画挂在墙上,也能够经过加工做成帘子,所以我暂时取名为‘壁帘画’。” 据了解,张振华老人目前已创作了百余幅“壁帘画”,并很快进行商业销售。张振华告诉记者,希望这些画作不仅仅是阳春白雪的艺术品,更是能够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家用品,他在创作新作品的同时,也希望将一些过去经典作品复制在美丽绸上,让这些“壁帘画”能够将国画推广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