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杏林镇  as  华州区杏林镇

回家看戏:评论戏中情节 感慨人生起伏

2016-11-30 12:38 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

儿时,镇上每年都会逢会,唱戏、交易,充盈着整个乡镇。

对于我们乡村的娃娃们来说,虽然不喜欢听戏,但却总认为逢会是一个盛大的节日。逢会一年一次,总在秋收之后,冬月农闲之时。这个时节,庄稼进囤,比较清闲。还会邀请亲朋好友来凑凑热闹,听听蒲剧,置办点衣服、生活用品的,也算是一场盛大的聚会。

唱戏的日子,可忙坏了孩子们。占地儿,划线,摆凳子,早早就锁定最好的位置。等戏演出时,就会吆喝着、招呼着自家人、各自加入到各家的领域里。戏开始了,此时的大人们津津有味的欣赏戏曲;孩子们则是看着看着,在美妙的蒲剧腔中,躺在大人的怀抱,进入甜蜜的梦乡。戏散了,觉醒了,该回家了,至于唱的什么,内容是什么,全然不知,只知道在蒲剧的腔调里,给童年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家里地方宽裕的,村委会会安排唱戏的角儿居住,儿时是非常羡慕的。很神秘的跟在后面, 琢磨着、联想着角儿在戏里戏外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在谁家居住就能得到戏票,得到几张戏票那可是最大的奢望,也是孩子们值得炫耀的事情。

逢会的时候,最重要的能在戏台边的小摊点上买东西吃。即使日子有多么的拮据,家长们也会慷慨解囊让孩子们的胃口解放一回,让孩子觉得逢会没有白过,让孩子们享受盛会的恩赐。

在小时候玩耍时,有时还会模仿看过的戏曲中的情节,进行过家家。如《空城计》中的诸葛亮在城楼抚琴镇定自如的场景。曾经在小时候风靡一时的名角崔彩彩、郭泽民、肖爱娜,在家乡颇受欢迎,孩子们也会脱口而出。在家乡,不管唱腔优美与否,人们都能轻松的哼上几句。母亲有时在闲暇时也会哼上一段,还会让小侄儿录上一段儿,自我欣赏、自我陶醉。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历史沿袭、文化传统、欣赏习惯都会形成不同的文化品种,可见蒲剧在家乡人心里的位置是多么的重要。

国庆节回家,正赶上家乡唱戏。母亲极力推荐去看戏,拿上手电筒,扛上凳子,赶往村里新盖的大戏台。开演之前,村里的广场舞也去捧场,为开演戏进行开场白。完完整整的看了一本戏 ——狸猫换太子,也搞清楚了具体的情节。《狸猫换太子》是戏迷耳熟能详的蒲剧传统剧目,讲的是北宋真宗年间,后宫刘妃和李宸妃同时有孕,李宸妃先生下皇子,刘妃妒忌,就伙同太监郭槐设计用一只剥皮狸猫换掉了皇长子。丫鬟寇珠为救婴儿,被迫害致死。真宗以为李宸妃产下怪胎,便将其打入冷宫。12年后,刘妃为除后患,派人火烧冷宫,琴凤挺身而出放走李宸妃,自己被火烧身亡。李宸妃逃走后流落民间,被叫花子范中华所救。范中华为人至孝,对双目失明的李宸妃敬如生母。最终,母子二人遇到包拯才得以沉冤昭雪。虽不是名角儿,但演员们都是用心表演, 生旦净末丑,也算淋漓尽致。优美的唱腔,生动的表演,尤其是寇珠、琴凤、范中华等几个小人物的表演,绘声绘色,生动灵活,颇具艺术感染力,乡亲们在鼓掌,我也在鼓掌。

戏散了,跟随在回家的人流中,乡亲们有说有笑,评论着戏中的情节与人物,感慨人生的起起伏伏。

都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台上演小戏,台下演大戏,台上台下同为一出戏。其实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上演着自己的戏。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中国乡镇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