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乡镇网安徽讯)为推动基层文化蓬勃发展,推动本土文化蓬勃壮大,打造本土文化品牌,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枣庄镇党委、政府、镇人大积极搭建基层文化平台,重点解决群众活动难、看电影难和看书难等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全镇群众文化注入新活力。
镇人大主席袁超向记者介绍: 目前,该镇大桥、和谐、牛庙、牛寨、王庄5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中心示范村,都建起了群众文化大院。形成了以镇宣传文化活动中心为龙头、镇文化站为主体、村级文化大院及示范中心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平台的“三级文化服务体系”。同时,还完善了镇图书馆、村农家书屋,成立了青少年读书俱乐部、老年读书俱乐部、留守儿童活动室、妇女之家的活动场所,让广大群众“闲有所去、去有所乐、乐有所益”。
“人们劳动了一天,跳跳舞,看看书,看看报,在文化大院放松一下,都感到十分地高兴!”5月3日,大桥村残疾群众任兰清一边阅读着近日的《农民日报》,一边根笔者搭讪说。
镇党委副书记、政府负责人杜云南说:近年来,枣庄镇将红色文化、民乐文化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中,先后成立了书法、绘画、摄影、舞蹈等文化团体,50多个村组群众还自发组建了自己的广场舞舞、秧歌队伍,每年都开展系列活动120余场次,自发参加群众达300的人次。有20多人的文学、新闻、书画、摄影、论文等作品在国家级报刊公开发表并获奖。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吸引了一大批文艺创作者和表演者,丰富壮大了枣庄镇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该镇民间歌舞团负责人晓芹说:“以前我们这支歌舞团,到村里面只要有个平地或者有个小场子表演都算很好了,现在大不一样了,通过镇政府给我们一个好的平台,提倡我们到舞台上进行表演,可以讲,我们如今在舞台上表演,舞台下观众聚精会神观看我们演出,精彩时还掌声不断......”
镇文化站长杨青山告诉笔者:目前,枣庄镇有了自己的民间歌舞团、秧歌队、放映队,村村都有文化室、农家书屋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镇文化中心每年都组织安排各种类型的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让群众文化在枣庄落地生根,日新月异。
据悉,2017年至今,枣庄镇共完成送戏下乡和文化惠民进村、居演出62场次,惠及群众7万多人次,开展乒乓球、象棋、广场舞、书画、文化节等各项农民体育活动比赛40多场次。还举办了农民十字绣展览、群众书画展览、少儿书画展览、群众文化民生宣传图片展览等文化活动,为群众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同时,元旦、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春节等重大节日举办文艺晚会活动,也极大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由“送文化”向 “种文化”转变,群众的热情参与,正在日益成为该镇群众文化欣欣向荣的“源泉”。
镇党委书记刘光辉介绍:枣庄镇通过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的开展,群众参加广场舞健身锻炼的多了,到村、居农家书屋读书学习的多了,到镇、村参加技能培训多了;群众打麻将赌博的少了,游手好闲的人少了,邻里矛盾纠纷的少了。群众文化给枣庄美丽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特约通讯员:张万发、余畅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