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愚公”方柏先与村民一道修路。 在南充市蓬安县诸家乡红花村,一段长约两公里的土路蜿蜒在山坡沟坎之间。全路段几处需开山凿石,其间,还跨越了几处水域,修建难度可想而知。 然而,27年前,时年59岁的当地老人方柏先,肩挑背扛,开始义务修路。27年来,他一直修路、养路。见面时,乡亲们总是亲切唤他“老愚公”。 27年前村道悲剧频发,他决心修路 沾满泥土的旧夹袄,左手提着镐钎,右手把着锄头,锄头后面吊着一对箢兜,黑色帽檐下,是一张典型的中国农民的脸,脸上沟壑纵横。 近日,记者沿着崎岖蜿蜒的山路,来到蓬安县诸家乡红花村。此时的方柏先正和村民们一起疏通土路的排水渠。“马上就要到雨季了,趁着天气好,得抓紧时间养护。”挑上一箢兜土,方柏先步伐沉稳而有力。 在红花村4社,水泥路沿半山穿行而过,位于山谷底的5个社,离水泥村道足有2公里的路程。唯一与外界联系的村道路坡陡路滑,从村里走上水泥路,需花一个多小时。相对于水泥路沿线已经脱贫致富的村民,谷底深处的5个村社,汽车进不来,货物出不去,犹如一座孤岛。道路交通成了村民发展致富的最大绊脚石。 1987年,方柏先断断续续开始了修路。然而当时的红花村谷底下,总共才30户人家,能上工的劳力只有10多人。“缺钱、缺技术、缺劳力,怎么想都觉得‘不靠谱’。”面对艰难的工程,村民们无可奈何,但这并未影响方柏先修路的积极性。 1993年唯一联系外界的村道公路上,接连发生的悲剧,刺痛了村民的神经。一次是车子拉砂石进村,发生侧滑。没过多久,村民杨福平拉着建材回家的路上发生事故,永远离开了。“路窄,又不平,车子发生侧翻,车上的他,当场死亡。”村民们议论纷纷,方柏先再也坐不住了,下定决心要将路修好。 自筹经费除家庭开支,钱全用来养路 没过几天,方柏先就挑起箢篼,拿起锄头、铁锹等工具开工了。就这样在方柏先的一锄一铲中,一条泥泞不堪的乡村小道变成了一条长两公里、宽三四米的平坦道路。 修路难,养路更难。疏通背沟、削高填低、搬运石头……这些都是养路的活儿。27年来,方柏先为了修路,用坏了8把铁锹、6把锄头、146个箢兜,还有好多双鞋。七八十岁的老人,一些重活干不下,方柏先就自掏腰包请人一起养路。 为解决钱的问题,方柏先种了2亩水稻、2亩多旱地,每年养1头肥猪、4张纸的蚕。加上子孙们给的“糖果钱”,一年下来他有3000多元的纯收入,除去家庭基本开支,剩余的钱全部投在了养路上。27年来,他用于养路的钱连他自己都算不清了。 今年4月,公路的涵洞垮塌,方柏先花钱请人重新用钢筋混凝土加固,把涵管边的松土全部挑走,还把水沟打出来。为协调加宽公路的用地,方柏先被狗咬伤。事后,在诸家小学任教的50多岁的儿子方明德从老乡口中得知父亲受伤一事,立马赶回了家中。见年迈的父亲躺在床上,方明德对着父亲就是既心疼又埋怨。他却说:“路修好了,没人管理,那不是白费功夫吗?” 深受感动村民纷纷加入养路行列 如今,27年过去了。在方柏先的坚持下,以前泥泞不堪的乡村小道“改头换面”,变成了一条长两公里、宽三四米的平坦道路。路通了,现在货车开到家门口,这让当地村民备受感动。老人的善举,感染了村民,不少村民纷纷加入养路行列中。 “远学雍宗满,近学方柏先。”这是红花村五组村民雷林的口头禅,他告诉记者,方柏先打通的不仅是谷底通往外界的道路,更重要的是打通了村民之间的心。“这么大年纪都还能坚持为村民做好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方柏先的带动下,65岁的雷林加入了养路行列中。如今的红花村公路上,不再是方柏先一个人的身影,而是一群人养路的壮观场面。记者手记为他的执着鼓掌 古有愚公移山,今有“愚”农修路。愚公移山是寓言,“愚”农修路却真真实实发生在我们身边。27年前,59岁的方柏先左手提着钎镐,右手把着锄头,走向了义务修路养路的“不归路”;27年后,86岁的他仍养路。 家人一开始的不理解并没有打断这位中国老农满腔的热血,在这27年的时间里,虽然所有的苦和痛只有他自己去承担,但是他所传递的精神并没有湮灭。幸运的是,在这位“愚公”的影响下,陆陆续续已经有更多的人加入养路的队伍。 27年,近10000天,我们从方柏先身上看到的是坚持与执着,是对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的热爱。我们没有理由不为这位朴实老农的执着鼓掌! 独自走在田野小道上的方柏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