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杏林镇  as  华州区杏林镇

张挺:武功山气象站的孤独守护者

2016-11-07 11:34 中国气象报社

       从江西省萍乡市火车站乘大巴往东南方向50余公里,便到了武功山。即使天公并不作美,沿途仍能见到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武功山气象与生态环境监测站的值守员张挺每周就是这样乘坐大巴上下班的。早上八点多从萍乡市出发,在芦溪县转一次车,抵达山脚后再和游客们一起排队乘缆车上山——通常到达监测站时已临近中午。交接后,张挺会和同事一起吃个午饭,毕竟下次再见面就是五天之后的事了。

  一人值守

  张挺所在的武功山气象与生态环境监测站始建于2014年1月1日,由三个分别位于山顶福星谷、山腰中庵和山脚石鼓寺的自动站组成。监测站承担气候观测和空气负氧离子观测任务,是目前江西省内海拔最高的有人值守气象监测站,为防灾减灾、景区旅游提供决策、公众、专业服务信息。为了保证观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观测数据的及时传输,位于山腰中庵的监测站在2015年7月1日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有人值守。除张挺外,还有与他轮班的同事邬思旸以及主管基建和后勤保障的邬清元主任。

  “两个人轮流上班,一人上五天班。”张挺与邬思旸是第一批来这里值守的搭档。尽管他们以“搭档”相称,但他们也只是在每一次交接班的时候短暂见上一面。其余的时间,陪伴张挺的就是这莽莽青山。

  值守员的工作并不复杂,除每个小时的例行巡视外,每天8时、14时和20时张挺还需要检查数据报文是否正常传送到了萍乡市气象局。每个班次,张挺还需要巡检位于山脚和山顶的两个自动站。山脚的自动站有缆车可以直达,但山顶的自动站就只能依靠步行了。每次往返,张挺都需要走上两个小时的山路。当然这只是正常情况,遇上设备出现故障,张挺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这天早晨刚上班不久,山脚下的自动站就发出了故障警告,张挺想办法赶了第一班缆车下山。“好像是有块电池坏了。”张挺说,事发偶然,尽管问题不大,但他不得不乘大巴回到萍乡市区,因为监测站附近的乡镇并没有这种电池出售。

  一人生活

  张挺再回到中庵时,已经快过午饭的时间了。在这个一个人值守的监测站吃饭并不方便,唯一一间贴着“食堂餐厅”标签的小屋,其主厨与顾客只有张挺一人。监测站里的物资基本都要靠自己从山下带上来,吃的用的,坚持五天。所以一个人的时候,张挺一般只吃一个菜。巧的是,那天邬清元上山协助值班,张挺不用再像往常那样随便对付午饭了。

  “早上煮点面食,热点家里带的包子饺子,午饭就做个豆腐炒肉,炒个鸡蛋什么的。”张挺说。张挺喜欢吃肉,尽管只是一个菜,他也会放点肉。邬清元也知道这事儿,所以上山捎带的肉和菜总是一样多。

  一人面对

  武功山上天气变化无常。张挺刚进厨房时,天空中还隐约能见到太阳,没等他洗完菜,外面就已经笼罩在云雾和细雨之中了。

  武功山的地形使得从西北方向飘来的云总能轻松到达监测站所在的中庵并止步于此。长时间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张挺总是感觉肩膀不舒服。“山上常年下雨,湿气太重了,我已经得了风湿病。”说到山上的生活,张挺显得很淡然。

  山间的风裹挟着雾气,遇到监测站的屋顶瓦片便凝结成水滴,但小水流还没到达屋檐的边缘便从瓦片缝隙中滴落下来。原本紧实的瓦片,已经被风吹得挪了位置。

  这让张挺想起了去年冬天的冰灾。同样是这么大的风,那次风里裹挟的是大雪和冰渣。索道结冰了,武功山也封山了,人下不去,补给也上不来,张挺干脆和同事换成了十天的班。“尽量凑合着吃,到后来,山上能吃的菜都吃光了,就吃干米饭。”这是张挺在监测站工作近一年来最深刻的记忆。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中国乡镇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