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杏林镇  as  华州区杏林镇

浙江台州:三门农民搏击电子商务潮

2016-11-22 10:40 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11月中旬,三门村淘举办地推活动。

验货、打包、发货……连日来,三门县浦坝港镇沿江村村淘点负责人王银焕忙得不亦乐乎。刚刚过去的“双十一”,该村淘点消费金额达55.2万元,排名全国第四,创下历史新高。而这只是三门农民角逐电子商务的一个缩影。

电子商务的崛起,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三门农民奋勇当先,搏击于电子商务的浪潮之中。

玩出产品“新花样”

不再驮着沉重的农产品去市场兜售,也不愁多收的果蔬卖不出去……这几年,随着电商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农民“触电”,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特色农产品。早在6年前,三门县就有一批创客主动“触网”,将三门海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来自健跳镇的谢碧波夫妇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10年,淘宝网已兴起,但少有店铺售卖生鲜,谢碧波夫妇却判断网络售卖生鲜将是一个大趋势,谁能掌握这先发优势,谁就有机会掌握主动权。

同年9月,谢碧波在淘宝网开设了名为“蟹必剥”的淘宝店,成为首批售卖三门青蟹的网店,也成功通过网络让三门青蟹“爬”向全国。此后,包括黑龙江、内蒙古、云南等千里之外的订单纷至沓来,夫妻俩赚得是盆满钵满。

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在三门青蟹网络销售上,浙江三特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起步较晚,却“不走寻常路”。公司将青蟹制作成一道菜,销售青蟹同时,还配上了豆面、酱包、菜谱等“搭档”。据该公司董事长王端宏介绍,青蟹“变身”浙江名菜“青蟹豆面”后,附加值随之提升,也带来了更好的效益,受到北京、上海、江苏、陕西等地食客的追捧。

在多数农民将自家农特产往网上“搬”时,来自亭旁镇王村村的90后小伙杨辅宣却玩起了新花样,在网上兜售传统手工艺——捏泥人。网民可通过网络向他购买成品卡通泥娃娃,也可定制真人版泥人,这种别样的模式立马引起了大量“围观”,加之网络“卖手艺”的人较少,订单不断,更不乏韩国等海外订单。

据三门县商务局统计,今年1至9月,该县实现网络零售额19.46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2%。

滚出产业“大雪球”

全国10件冲锋衣,6件出三门。这并不是一句玩笑话。2008年起,三门冲锋衣如“奇兵突降”,凭借电商东风,瞬间风靡全国。

如今在淘宝网输入“冲锋衣”等关键字搜寻网店,许多都是三门人经营的,日均发货量超7000单,遇到“双十一”“国庆”等节日,发货量更大。

“三门已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冲锋衣加工基地,而这个产业真正崛起的时间并不长。”三门县冲锋衣行业协会会长潘礼太告诉记者,三门冲锋衣加工、制造并没有特别悠久的历史,但在2008年,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兴起后,该县迅速把握这一机遇。

“三门百姓敢于面对挑战,勇于抢占先机,善于发现市场,这才是三门冲锋衣成功的关键所在。”潘礼太分析道。

在电子商务这波浪潮中,三门县崛起的不仅是单个行业,更有一个个村的身影。

走进珠岙镇东谢村,随意来到一户人家,你就会发现,门口堆着减速带、路锥、定位器等交通设施产品,桌上摆着快递件,主人则坐在电脑前,“噼里啪啦”敲着键盘与电脑另一头的客户在交流……这样的场景,已成为开网店村民的一种生活常态。

东谢村,300多户中,有超过50户村民经营生产交通设施产品,凭借这一产业优势,早在2002年,敢为人先的村民率先涉水电子商务。原产地的便捷加上对互联网的“敏感性”,投身淘宝的“散户”逐年增加。2014年,全村淘宝店数量达到了100多家,每年交易额占全省同行业交易总额的一半以上,成了名副其实的“淘宝村”。

这样的“淘宝村”,在三门还有不少。今年,在淘宝拟公布的新一批“淘宝村”名单上,海游街道城北村、湘山村,珠岙镇下界溪村榜上有名。

构建电商“全网络”

前亚洲卫视电视主持人赵一博实时解说,五大“网红”直播品蟹全过程……今年8月26日,来自各网络平台的五大“网红”齐聚三特渔村,通过手机直播青蟹捕捞、捆扎、烹饪、品尝的全过程,惹得网友直流口水。

五大“网红”带你游三门·品青蟹这一大型“真人秀”活动,其实是由政府主导的。如果去梳理三门县电子商务为何能在条件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快速崛起,就不难发现,这背后因为有着政府的身影。

从2014年首届淘宝三门青蟹节,到2015年携手“聚划算”举办第二届网络三门青蟹节,再到今年跟着五大“网红”品青蟹……单是三门青蟹的网络销售,该县政府就有不少“创意”,走在潮流前头,也打破了线下传统的销售模式。

把握时代脉搏,引领销售模式,只是该县党委政府在软环境上的一些尝试。不仅如此,在“硬环境”的投入上,该县也是用料充足。

走进三门县电子商务产业园,面积虽然不大,却让人眼前一亮,员工办公区域、参观区、培训教室、洽谈室、物流仓库等功能设置一应俱全。虽然园区早在2014年9月便已落成开园,但其定位标准之高、设置功能之全,至今仍能看到它设计初期的前瞻性。

“电子商务产业园也是跟着时代发展在不断升级,从最初只提供办公场地、生活配套的1.0版本,到涵盖仓储、物流、渠道等全方位功能的4.0版本,关键是设计上能否扣准时代需求,能否比别人更早判断出未来走势。”三门县商务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该县电子商务园这样的设计就为传统中小企业转型及线下标杆品牌孵化打造了一个系统全面的电商生态圈,实现了品牌商、网商及服务商的无缝对接。

顺应电商大潮,构建电商“全网络”远不止这些。三门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300万元用于电商产业园、人才培育和相关配套建设;在所有乡镇(街道)和700人以上行政村设立电商服务点……一项项创新举措,为那些争当电商“弄潮儿”的农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中国乡镇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