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as  华州区杏林镇

袁刚伟:从门外汉到大型水库项目专家

2018-07-28 09:33 来源:重庆日报

袁刚伟在藻渡水库现场踏勘。(受访者供图)

  7月18日,当重庆日报记者见到袁刚伟时,他刚刚从綦江藻渡水库项目勘察设计现场归来。

  要修建一座大型水库,选址、可行性研究、设计、移民等前期工作需要3—20年,甚至更长时间!许多水利工作者一辈子能参与一座大型水库建设便足以引以为傲。但重庆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水投集团”)綦江区藻渡水库工程项目部副经理袁刚伟,却参与了重庆直辖后所有大型水库建设的前期工作。非科班出身的他通过不断学习钻研,在这个专业性极强的领域里成为数一数二的专家。他参与建设的玉滩水库,不但前期工作创造了多个重庆市“第一”,还获得了西南地区首个国家水利工程优秀奖(大禹奖)和中国优质建设工程鲁班奖。

  他见证了重庆直辖后第一座大型水库的诞生过程

  袁刚伟是开州人。1988年,他从四川省水产学校淡水渔业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开县水利电力局正坝流域站工作。除了他专业所涉及的渔业技术管理外,还要负责山坪塘建设、乡镇供水等水利工程。

  为弥补自己专业上的不足,他买来厚厚的专业书籍,利用下班时间发奋自学,要补上自己专业上的不足。

  学以致用的机会很快到了。1994年,我市第一座大型水库——鲤鱼塘水库开展前期工作,开县成立了重庆市鲤鱼塘水库开发有限公司,并选派袁刚伟负责项目前期工作。

  这是重庆直辖以来第一个上报国家立项的大型水利工程,总库容达1.024亿立方米,担负着向开县县城26.8万人供水,以及农业灌溉、发电、防洪拦沙等多项重任。袁刚伟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第一次实地踏勘,他和同事早上7点出发,沿着桃溪河一路向上。全长近60公里的河道,不少地方根本没有路,他们便攀着树藤爬山、摸着石头蹚水,硬是走出了一条路来。人迹罕至的荒野中常有毒蛇出没,每次踏勘都会遇到好几次毒蛇挡路。为了避开毒蛇,他们只能翻山越岭绕路而行。

  为了节省来回奔波的时间,几个人在水库附近的一座煤矿租了个房间,与煤矿工人同吃同住。期间,他还抽空去了当时的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学艺”,掌握了不少专业知识。这也为他后来编写出鲤鱼塘水库项目建议书、淹没实物调查大纲、移民安置规划报告等技术报告奠定了基础。

  2003年8月,水利部正式批复了鲤鱼塘水库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这也意味着前期工作结束。当年9月19日,鲤鱼塘水库工程正式开工,袁刚伟又负责监督工程质量。2004年的一天,他正在工地要求施工方按规定整改石坎灌浆时,电话响了:他被调往市水投集团工作。

  他参与建设的玉滩水库获得西南地区首个大禹奖

  “2007年立项,2008年11月开工……”在玉滩水库工程的介绍中,这段为期不到两年的前期工作时间表引人注目。业内人士告诉重庆日报记者,这样的速度,在大型水库的建设历史上已属奇迹。但奇迹的背后却再普通不过——袁刚伟和他的同事们为此付出了日以继夜的努力。

  2012年11月,玉滩水库枢纽工程荣获“2011-2012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2015年,玉滩水库扩建工程获得2014-2015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这也是我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首次获此殊荣。

  2010年8月,玉滩水库工程还在扫尾阶段,袁刚伟又被调往我市又一大型水库——南川金佛山水库负责项目前期工作。工程还未结束,他又同时接手了巴南观景口水库工程。 2016年5月,他又负责起了藻渡水库的前期工作,同时为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开州跳蹬水库、江津福寿溪水库、云阳向阳水库、万州大滩口水库等大型水库提供咨询,几乎参与到重庆目前所有大型水库建设的前期工作中。同时,他还负责了数十座中型水库的前期工作和部分工程招标及建设管理工作。

  愿一辈子坚守重庆的绿水青山

  从一个从学淡水渔业的门外汉,到如今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专家,袁刚伟付出的是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

  今年才50岁的袁刚伟头发早已花白,前额也出现了早早谢顶的痕迹,这是他常年熬夜的结果。

  袁刚伟告诉重庆日报记者,正是因为非科班的出身,要在专业性这么强的行业里立足,自己只能比别人付出更多。

  学习是袁刚伟延续多年的习惯。从1988年自费买来的那本300多页的《工程制图》学起,到后来高校深造、考取各种资格证书,如今,他已获得了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工业经济师、建筑高级经济师和工程造价管理高级工程师等多项执业资格,成为重庆市综合评标专家和政府采购评审专家。

  他的手提电脑里,整齐地排列着各种文件夹。随意点开一项,其修改记录大多在晚上10点后。

  工程性缺水是我市水利的最大短板,未来3年内,重庆也将兴建100余座水库来补齐“短板”,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乡供水水源保障体系。这也意味着袁刚伟身上的担子还会更重。

  尽管压力重重,袁刚伟却坦言“乐在其中”。“我从小在大山中长大,如今的工作与山水为伴,将来也愿一辈子守着重庆的绿水青山!”他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叶冬梅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