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莲花寺  龙扬镇  怀远县  请输入关键词

张根发:老骥奋蹄 志在脱贫

2019-05-21 15:14 中国乡镇网(原创)
老骥奋蹄,志在脱贫
             ——庙前镇古稀老人张根发勤劳脱贫的故事
       听说年愈古稀的张根发种8亩田、4亩地,还抽空做小工的事,我不敢相信。农活的繁重人人皆知,一个壮劳力一般种三四亩田、一两亩地就累得够呛,而张根发是一位72岁的老人,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好汉不提当年勇
        张根发是庙前镇双桥村沙埂组人,家有5口人,因残致贫;本人是退伍军人,老夫妻年老体弱,儿子、儿媳均有精神残疾,孙女上大学三年级;家里4人享受低保,另享受金融扶贫、产业到户补助、残疾人补贴、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张根发本人还享受退役军人优扶待遇,他们家的危房已改造;2019年拟脱贫。
       一路上我们向镇村扶贫干部询问张根发家的情况,很快来到张家门前,张老正好从地里赶回,笑容可掬地迎接我们。我第一眼见张老并非想像的老态龙钟,因为他的精神很好。但仔细一看,岁月也染白了他的头发,并在脸上刻了下太多太深的印痕,可谓“饱经苍桑,岁月无情”。
       岁月无情,人间有爱。庙前镇扶贫专职副书记沈勇,从县经济开发区到庙前镇正式上任第一天,就下村走访贫困户,他一再叮咛张老,要保重身体。
        当我们问起张老的经历时,张老侃侃而谈。他行武出生,早年在南京当兵,1972年退伍还乡。张根发原本是一个很能干的厨师,退伍后在县化肥厂烧饭,后来到县委党校食堂干了4年;1996年到九华山招待所(聚龙宾馆)当厨师,后来又去了东岩宾馆,再到华林饭店;他参加了这些大饭店的开张,可以想像当年的风光。后来,张根发患腰间盘突出,只好回家,在乡下为村民办酒席,受到了一致好评。
人生自古多磨难
       张根发得了腰间盘突出,到处求医,跑遍了本县的诊所,还跑到贵池、铜陵、泾县等地诊治,尝试了各种土方法……最后不知哪种方法奏效了,腰间盘突出有所好转。然而,命运并没有就此放过张根发,更大的不幸在等着他。
        由于近亲结婚,张根发的儿子天生智力弱,生活不能自理,只能干一些简单的力气活。张根发夫妻,拼命干活,勉强能维护家里生计,并给儿子娶了老婆,可儿媳妇也是智障。儿子、儿媳只能跟在张发根后面做一此笨事,比如:背稻包、挖地等活。有时,跟他们说多了,他们反而不知所措。以前儿子、儿媳帮别人做事,一天只能挣几块钱。现在儿子在亲戚家的精米厂干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天挣30元;儿媳在离家很近的竹木厂做事,每天工资也是30元。
       张根发说:“如今政府政策好,吃喝不愁了。只是他们两个孬子,连饭都不会烧,等我们老俩口走了,不知他们怎么办?所以,我们现在能多挣点钱,就多挣点,可能他们以后要请人照顾。”
勤劳脱贫最感人
       张根发虽然七十有二,但他依然每年承包他人的田地,拼命种粮食,卖余粮增收。村民对他家都十分关心,把自己不种的地都给张老。有村民对他说:“张老,我们的地你能种就种,你不能种我们就自己种。”这种先人后己的精神在双桥村蔚然成风。于是,张老种了三四亩地,每年种三亩油菜,要收油菜籽500多斤;他已经在油坊存了一百多斤菜籽油,这是他为儿子儿媳预备的。他每年要收黄豆100多斤、玉米300多斤,这还不包括平时卖青豆子和自家吃的豆子和玉米。张老的老伴已69岁,每天要烧三餐饭、洗一家人衣服,还要下地干活。
       他们家是村里唯一的“天亮而作,天黑而息”的人家。他们每天早晨4点多就起床,到菜地里采摘新鲜蔬菜,然后赶早去菜市场。然后,老伴去卖菜,张老下田下地;特别是插秧之后,每天早晨张老都要去田间管水几次。每天晚上天不黑,他们不会歇工回家。晚上还要加班,做一些拨黄豆米之类的事情,直到累得精疲力竭,倒床便睡。
      张老告诉我们:种地是十分辛苦的事,每样菜都要除几遍草,还要浇四五次才能长大。有时辛辛苦苦种出的菜,根本就卖不上价钱。有一年,张老收了上万多斤冬瓜,根本没人要;老伴就拉着板车到处叫卖,只要有人要,一两毛钱也卖。张老说:“能卖出去了总是好事,人吃了,总比烂了好。”农闲时,张老就到处找小工做,那些商店上货下货的活他都干。有一天他帮一家店下矿泉水,一干就是7个小时,下了十几吨矿泉水,获得200元报酬。
就这样,他们拼命干活,就是为了早日脱掉头上那顶“贫困”帽子,给他孙女一个交待。
寒门孩子知感恩
        张根发的孙女张敏会就读于芜湖商贸职业学院,已是一名大三学生。她不仅享受教育扶贫,还享受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助,加上她自己勤工俭学,大大减轻了家里的负担。
       张敏会本来有自卑感,上小学、中学时不愿家人到学校去,生怕别人知道自己是贫困户的孩子;上了大学后,她不仅学到了更多知识,更变得豁达开朗、积极向善了。她踊跃参加青年公益协会组织,成了一名志愿者,并担任外联部部长,组织同学们参加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假期,她自高奋勇地参加本地志愿者活动,到风景区捡垃圾,并担任春运组组长,为家乡外出务工的乡亲们服务;还参加义务献血,乌鸦反哺般感恩社会,她要把爱的接力棒一步步传下去。
       明年7月,张敏会将大学毕业,实习已有着落,但她为了这个家要自己找一个待遇好的单位。有政府的好政策,有为民分忧的帮扶人,还有这样明事理、懂感恩、积极上进的孩子,这个家庭脱贫指口可待,张根发的疑虑将会烟消云散,他们家将迎来风和日丽、岁月静好。(特约通讯员: 杨旭)
 
 
 
 
 
 
 
责编:玉玲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泸州中环绿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1

川公网安备51050202000200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