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杏林镇  as  华州区杏林镇

张占斌: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核心

2014-02-17 20:18 经济参考报

资料图片

围绕新型城镇化的相关改革被看作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点议题。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认为,在最近一二十年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城镇化率快速提高,但土地的城镇化大大快于人口的城镇化。他强调,新型城镇化的“新”,首先要落在“人”上,这是新型城镇化的新核心。

《经济参考报》:三中全会召开在即,有关新型城镇化的改革备受期待。新型城镇化在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究竟被赋予了何种重任,以至于形成这种极高的共识度?

张占斌:社会上对城镇化发展寄予厚望,希望城镇化能够担负起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重任。不少人认为,新型城镇化是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中的经济引擎,既创造需求,又创造供给,是我国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的重要保证,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推动力,是推动改革、释放红利的重要突破口,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平台。对这些,大家看法基本是一致的。

《经济参考报》:目前,社会上对已经走过的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如二元户籍制度、“鬼城”、土地财政等问题表示了担忧,您认为新城镇化能否避免这些弊病?

张占斌:对城镇化的疑虑和批评,主要是针对以上所说的这些问题。“半城镇化”现象,大量农民工进了城,却落不了户,享受不了基本公共服务;土地城镇化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不少地方忙于建新城,城区面积越来越大,良田、土地被大量占用;“被城镇化”,有些地方为了土地逼迫农民上楼,出现了“种地无田、就业无门、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一些地方脱离实际,搞城镇化“大跃进”,没有产业支撑,出现“空城”和“鬼城”;一些城市建设追求“贵族化”,片面追求高楼大厦、大型广场、豪华别墅,“衙门”大楼严重超标,而许多中低收入居民面临住房难、乘车难、看病难等;部分城镇建设严重滞后,交通“首堵”、天气“霾伏”、下雨城里“看海”、周边有垃圾“围城”。如果继续走这条老路,旧的城镇化的弊端就可能恶化,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必须走新路。

《经济参考报》:这条新路显然就是中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那么这个“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占斌:我认为,主要是在六个方面与以往有所区别和突破。一是新核心,也就是说城镇化应该以人为核心,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发展只见物不见人的弊端,重点是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二是新理念,注重包容性发展,打破城乡二元、城市内部二元,努力做到机会、权利平等,使广大城乡居民共享城镇化成果。三是新路径,要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并举,增强产业支撑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四是新方式,融入生态文明,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之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中国。五是新格局,要以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城镇化规划为指导,形成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六是新动力,释放改革红利,更加重视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

《经济参考报》:您认为当前需要优先解决的重大问题和难点是什么?

张占斌:城镇化关系数亿人口的切身利益,涉及方方面面,几个重大问题应优先考虑。

首先,人往哪里去的问题。目前,城市有1.6亿多农民工没有安定下来,今后还会不断增加,还有新毕业的大学生等。如何解决?除了重点要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外,还要考虑到人口向超大城市聚集的势头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北、上、广等超大城市人口压力越来越大。解决不好,会造成许多问题。为减轻超大城市人口压力,一方面,要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的功能,另一方面,可以探索就近城镇化的做法。

其次是土地怎么用的问题。人多地少是我国推进城镇化的一大难题,要建设新城区,就不可避免地要占用耕地,影响粮食安全,两者需要协调。现在,许多城市都在建新城,扩张城市面积,城区的土地利用效率又不高,造成严重的土地浪费,新城区没产业、没人住,形成“鬼城”。这些都十分危险,需要搞好规划引导,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第三,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推进城镇化需要大量资金,以往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卖地,依赖土地财政;二是通过借债,扩大地方债务。这两条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土地财政不可持续,负面影响很大。举债导致一些城市债务余额严重超过目前的综合财力,债务风险越来越大。因此,要研究财税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及城市项目债券市场发展问题,建立规范合理的投融资体制,保证建设资金的可持续性。

第四,城镇空间布局问题。现在,我国96%的人口居住在东南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很不平衡,呈明显的东高西低特征,导致人口长距离大规模流动、资源大跨度调运,极大增加了经济社会运行和发展的成本。所以,今后要在中西部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加快培育新的城市群,逐步完善城镇布局问题。

《经济参考报》:话题回到改革上。您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和难点,需要做哪些方面的改革?

张占斌: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把深化改革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只有释放改革红利,才能让城镇化走新路。改革包括很多内容,比如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要注意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城镇化问题上,过去有些地方政府单纯追求城镇化率的提高,搞包办代替、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积累了不少社会问题,是需要避免的。

当前,要在大家已经形成共识的方面,先干起来,干好。如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环境改造、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等等。棚户区改造和城市基础环境改造,顺应人民期盼,既可以拉动有效投资和消费,又能造福广大群众、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重点基础设施更多向中西部倾斜,加快构建完整的铁路、公路骨架网络,既可以推进中西部城镇发展,又可以消化我国的部分产能过剩,还能带动就业,一举多得。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